利瑪竇 / Matteo Ricci
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義大利籍耶穌會傳教士,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於明神宗萬曆十一年(1583)來到中國居住,受到中國士大夫的尊敬,人稱「泰西儒士」。萬暦二十九年(1601)來到北京,進呈自鳴鐘、《聖經》、《坤輿萬國全圖》、大西洋琴等物,得到萬曆皇帝的信任。他是最成功的傳教士,也是翻譯介紹中西文書籍最重要的漢學家。
萬曆十年(1582),利瑪經羅明堅神父推薦,由澳門進入中國傳教。他在澳門努力學習中文,鑽研中文書籍,並換穿漢服儒袍。他在中國足跡先後到過廣東的廣州、肇慶、韶州,江西的南昌,以及南京,之後長住北京。
利瑪竇傳教最成功之處,在於他的道德學問極高,受到知識份子尊敬。此外,他向士大夫傳播天主教,而非普羅大眾,以避免朝廷的疑慮。利瑪竇能夠用《四書》、《五經》解說天主教教義,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因此容許中國教徒祭天、祭祖、祭孔。除了傳教之外,他還廣交中國官員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的記憶力非常好,許多中國人都想學習,他因此用漢語寫了一本《西國記法》來介紹他的記憶方法。
利瑪竇將他在中國所見所聞寫成了《中國札記》,詳細記載萬曆年間中國的人文風俗。他認為,除了還沒有沐浴神聖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國的偉大乃是舉世無雙的。而且他還發現中國人非常博學,醫學、自然科學、數學、天文學都十分精通。他也對中國社會讚不絕口:「中國這個沒有上帝的地方,竟然治理得這麼好。柏拉圖的烏托邦,在中國是真實存在的。」
利瑪竇博學多聞,一個外國人的名氣如此大,在當時的社會中是非常特殊的現象。他每天忙著接待從各地來訪的客人,不管是朋友或不認識的人來信詢問天主教教義,或是請他解釋著作當中的疑問,他都不厭其煩地一一回信作答。無論多忙,也會抽空指導其他神父及教士,神父們佩服他做事情極有效率,而且沒有一件事是他做不來的。但利瑪賣也因此累壞了,最終病逝於北京。
利瑪竇、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帶領中國知識份子接觸西方幾何學,是最早將西方數學觀念介紹給中國知識界的名著。江西人徐世溥曾談到晚明多元的藝術與文化,特別稱許徐光敗和利瑪竇在曆法上的成就。曆法對古代中國而言為重要,可見利瑪竇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極大。
參考資料:
何國慶:《萬曆駕到:多元‧開放‧創意的文化盛世》,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16年,頁40-41。
延伸閱讀:
祝世祿─利瑪竇的重要贊助人。
焦竑─介紹利瑪竇認識李贄與徐光啟。
王弘誨─帶領利瑪竇進入北京的禮部尚書。
徐光啟─中西文化會通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