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于涘 / Liang Yusi

梁于涘 / Liang Yusi

1608-1645
小傳

      梁于涘(1608-1645),江蘇揚州人。字飲光,號谷菴,為復社成員。于涘為人美鬚髯,慨慷有大志。

為鄭超宗賦黃牡丹詩,「廣陵三傑」之一

      于涘少負文名,與鄭元勳(超宗,1603-1644)、鄭為虹(天玉,1622-1646)、李之椿(大生,1600-1651)、姚思孝(永言,崇禎元年﹝1628﹞進士)、梁應圻、閻汝哲(克明,萬曆八年﹝1580﹞進士)、徐宗道(性之)、强惟良(真長)、姜承宗(即宗灝﹝1614-?﹞,字開先)、顧爾邁(不盈)、高五結「竹西續社」,時人以鄭元勳、梁于涘、姜承宗(宗灝)為「廣陵三傑」。鄭元勳家有「影園」,開黃牡丹,遠近徵詩,以廣東黎遂球(1602-1646)詩第一,于涘次之。

任江西萬安縣令,守城被執,不屈而死

      于涘中崇禎三年(1630)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時年三十六歲。南都成立後,與史可法同輔福王,馬士英忌其能,除為江西萬安縣令。順治二年(1645)五月,清軍下九江,攻入江西吉安,叛將白之裔入萬安,梁于涘上任未及數月,兵猝至城下,巡撫曠昭被執。于涘死守力盡,乃秉燭北面拜,後自經,家人救之不死,遂被執。時有家屬尚居城外,清軍命其家人寫書招降梁于涘,否則屠其鄉。于涘曰:「國破家亡,妻孥何恤,忍殃及於民耶?」即招家屬至,後趁隙投江,為邏者所獲,絕粒三日不死。金聲桓(?-1649)欲降之,不從,囚之南昌獄中五十三日。在獄中,于涘幅巾布袍,日作詩文,有人勸慰他投降,于涘說:「國破家亡,自天子、公卿、百家,北面受辱,余一小令,所圖曷濟?然古今忠孝名節,在人自立耳!」其後金聲桓欲授他官職,有人來祝賀他,于涘曰:「死我者可賀而不可弔,官我者可弔而不可賀。死者形亡,官者神滅,吾豈以神易形哉?」(處死我,才值得祝賀我而不用弔唁我;授我官職,只能弔唁我而不需祝賀。處死是形體銷亡,當官是精神毀滅,我怎能以精神去換取形體呢?)並指著自己的鬚眉說:「此豈靦顏避禍者?」(這位豈是厚著臉皮,貪生怕死之人?)順治二年(1645)九月十三日,談笑賦一詩,自經死,其僕梁善、杜忠、龔明、張聰、聰婦徐氏俱從死。梁于涘臨死有詩云:

但知生富貴,誰識死功名。

到頭成箇是,方見古人情。

崇禎十六年同榜之揚州籍忠烈

      清代揚州學者焦循(1763-1820)曾感慨道:「崇禎癸未(1643),與于涘同登進士第者,(鄭)元勳、(鄭)為虹、王玉藻。為虹死仙霞關之難;元勳說高傑以救郡人,為奸民所戕;玉藻棄印綬佯狂不仕,說者以東陵栗里比之;于涘盡節萬安,尤為忠烈。一榜中得忠義四人,皆籍江都,可謂盛矣!」梁于涘著有《谷菴詩集》。其孫梁嘉稷,字五楘,好讀書不干仕進,嘗從姜青藜將軍客滇南,著《萬里遊草》。

 

參考資料:

《(嘉慶)揚州府志》,卷四十九。

劉師培(1884-1919),《左盦外集》,卷十八。

繼續閱讀
  • 《沈鏞印》 鑑藏印
    《沈鏞印》 鑑藏印
    出處:《題周古璧卷》
  • 《聯芳》 鑑藏印
    《聯芳》 鑑藏印
    出處:《題周古璧卷》
  • 《存齋眼福》 鑑藏印
    《存齋眼福》 鑑藏印
    出處:《題周古璧卷》
  • 《憶萱過目》 鑑藏印
    《憶萱過目》 鑑藏印
    出處:《題周古璧卷》
  • 《梁于涘印》
    《梁于涘印》
    出處:《題周古璧卷》
  • 《谷菴》
    《谷菴》
    出處:《題周古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