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宗周 / Xue Zongzhou
薛宗周(?-1649),山西汾陽人。字文伯,其人「峻崖岸肩,稜稜如削。不苟言笑,高視迂步。」崇禎年間,袁繼咸(1593-1646)任山西提學僉事,講學於三立書院,薛宗周與王如金、傅山為同學。
與傅山進京申救袁繼咸,義聞天下
袁繼咸被誣陷入獄時,薛宗周與傅山隨袁赴京,並帶領三立書院的百餘名學生到京城,且倡議太、汾、平、潞四府諸生前來聲援。薛宗周與傅山進京後,奏疏陳情、散發揭貼、攔轎申斥、出堂辯爭,時間持續半年之久。這期間,二人同甘共苦,籌謀計策,並肩奔波,生死與共,終以勝訴凱旋。傅山、薛宗周因此威望大振,義聞天下,太史馬世奇為撰〈山右二義士傳〉彰表兩人,將傅、薛比之裴瑜、魏邵。
棄文習兵,矢志抗清
甲申國變後,薛宗周棄舉子業,隱居汾陽,有田三四十畝,令傭人勤耕,收穫頗豐。薛宗周曾研究天文,後棄置之,說:「天道太遠!」乃取古今兵家者言,按己意編輯為《兵法要略》二卷,時時揣摩之。順治六年(1649),大同總兵姜瓖暴動,以明旗為號,由西州入汾陽。薛宗周向汾陽江姓官員獻策,以太原城虛,宜急搗之,江不能用其計。其時舊御史張懋爵家居,民兵擁之為監軍。張氏素慕薛、王二子之名,親自邀至戎幕,汾州鄉義勇少年千餘人願投張部,是為「交山軍」。張懋爵剔除了年紀太小的義軍,又要求義軍需自備馬匹器杖。張懋爵家富,薛、王二子勸他出家財賞兵,鼓舞士氣。張不肯,義軍稍散去,延至五月,清兵將北上。薛、王二子經過雷家堡,有人勸他們不要起義,並且最好不要追隨張懋爵。薛宗周大怒說:「極知事不無利鈍,但見我明旗號,尙觀望,非夫也!」(我當然知道事有成敗,但見我大明旗號,還觀望不前,不算是人!)對方一時語塞。薛宗周對王如金說:「爾有老母,可不往。」王如金則說,他已返家向母親請示,獲得同意。於是兩人隨張懋爵所率部隊至晉祠堡。其後清兵援軍從北來,苦戰守堡數日,但因缺乏糧草,遂結陣棄堡南遷,途中遭到攻擊,汾州之步卒沿道狼籍而死,王薛二人也兵敗身死。傅山作〈汾二子傳〉痛悼他們,說:「二子果能先我赴義死!」又說:「余乃今愧二子。」
參考資料:
傅山:〈汾二子傳〉,《霜紅龕集》,卷十五。
- 《薛宗周印》出處:《題傅山詩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