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民表 / Zhang Minbiao

張民表 / Zhang Minbiao

1570-1642
小傳

      張民表(1570-1642),河南中牟人。字法幢,林宗,一字武仲,人稱林宗先生。尚書張孟男(1537-1606)次子。少年時聰明強記,萬曆十九年(1591)舉人,時年二十二歲。後十次參加會試皆落第。避隱中牟城外浦津邊,又長期寓居開封。張民表喜讀書,家中藏書數萬卷,手自點定,終日研讀不倦。擅長詩文書畫,有「神筆張林宗」之稱。好施與、結賓朋,家遂中落。時時往中牟,蕩舟於郭外之南陂,客至即拉與俱,無日無客,無客不醉,頭戴高冠,飄二帶,帶上繡東坡「半升僅漉淵明酒,三寸纔容子夏冠」之句,每日醉陂頭老杏下。

開封城淹水時拯救溺水者

      崇禎十四年(1641),李自成攻開封,河南巡撫倡議決黃河以自衛並淹義軍。張民表深恐危及全城,力爭不可。崇禎十五年(1641),李自成再圍開封,張民表率子侄鄉勇等上城助守。並勸官員密檄左良玉至開封背北城,而陣通黃河一線,以為餉道。又請開封令陳永福派兵駐守城外,阻止百姓入城,若百姓皆入城中,食糧耗盡,官民只能同歸於盡。他的意見皆不獲採納。開封被圍城五個月後,時值暮秋,水勢暴漲,加以淫雨,九月十五日黃河決口,十六日洪水首先沖開曹門,然後四門皆被沖開,「西南賊俱遠遁,東北賊溺死無數」,城中平民遇難無數。

      張民表負先人神主,攜帶家屬及重要詩文畫籍乘筏避難,但因不幸溺水而請求登船避難的人太多,不幸筏沉。民表於是移筏避於屋上,屋上人垂綆相接,張民表不停上下往返救助溺水者,由於他年事已高,又缺乏糧食,體力耗盡,終被大水淹沒,年七十有三。次子允隼及門人文大士等人皆死於其側,長子允集泅水至西城,欲從撫軍請救父,但撫軍已去。後賊疑其異,欲持之去,允集不肯從賊,後罵賊而死。幼子允䧶時年十一歲,憑浮木依老僕婦於樓屋上,長達兩日,老僕婦饑餓難耐,欲殺允䧶而食,允䧶警覺後急附浮木順流下,後依民表門人周亮工(1612-1672),撫於其家,而民表遺骸由高名衡得而葬之。

張民表與周亮工

      周亮工入仕之前曾在張民表家任墊師長達八年,周亮工曾如此回憶他初至張家的情況:「予初見先生(指張民表),先生謬語人曰:『此德器也,吾家子弟行當付託之!』遂使三子問業於予,凡八載。」

      開封決城時,民表幼子允䧶逃離饑民之口,得遇祥符知縣王燮的救援船,允䧶大喊:我乃張民表之子。舟中人平素敬仰張民表,因而獲救得免。其後允䧶流離河北,周亮工之弟周亮節尋覓了三個月才找到他,這時亮工正任山東濰縣知縣,允䧶至濰,向亮工轉述民表遺言:「吾生平為文,迄今五十年,無一表見。今國破家亡,吾死兒脫,見周子(指周亮工),道吾所以。」周亮工留允䧶於家,撫孤近十年,直到清順治七年(1650)時任福建右布政使的周亮工奉委進京代覲,才順道將允䧶送至中牟老家交與其族人,並為他擇配、贖回田莊。

周亮工搜羅張民表遺著刊行

      張民表生平著述甚富,然而生前流傳絕少,唯在孫承澤(1592-1676)任祥符縣令時,曾遣人抄錄其全集二十帙。崇禎末年,周亮工因於濰縣守城有功,被舉為「天下廉卓」,入京候職,他在京師特意過訪孫承澤,請求將民表詩文鐫行於世。不料李自成攻陷京師,事遂不果。周亮工避亂返回南京,在家居期間攜允䧶四處尋訪故舊,搜討民表遺篇,滙為《原圃集》。清順治二年(1645),周亮工降清任兩淮鹽法道。三年(1646)升任淮揚海防兵備道。公務之餘,遍徵民表散逸詩文,陸續匯成《塞庵詩一續》、《二續》、《三續》。又將先前所刻《原圃集》重新付梓,合刻為原圃集一卷、塞庵詩一續一卷、二續一卷、三續一卷。近年又新發現萬曆二十三年(1595)刊印的《賦枕軒稿》,現存北京國家圖書館。

延伸閱讀:

聽凌利中解密,一幅肖像畫背後的忠烈氣節

上海博物館現藏趙澄(雪江)所繪《張林宗肖像》,其九世孫知悉後驅車八小時前來敬拜。

參考資料:

(《明季北略》卷十八)

周亮工:〈張林宗先生傳〉,《賴古堂集》,卷十八。

孟唅:〈論周亮工与張民表的交往──兼論《原圃集》和《塞庵詩》的結集〉,《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頁44-460。

繼續閱讀
  • 《張》
    《張》
    出處:《跋黃輝古偈二則並識語》
  • 《民表》
    《民表》
    出處:《跋黃輝古偈二則並識語》
  • 《政匡氏》
    《政匡氏》
    出處:《跋黃輝古偈二則並識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