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周《楷書自作詩扇面》26 x 53 cm
絳燭紅雲混碧霄,領房仍愧舊宮寮。廿年書債消今夕,兩字環恩繫聖朝。雪盡研山初破凍,春迴花浪欲吞橋。匡扶浚著馮多士,阿閣新巢未寂寥。
奎堂深鎖卻支寒,赭繭題封報夜闌。劍氣漸隨春水散,筆花猶作夢中看。老蠶絲斷依桑葉,香餌情疏信釣竿。同輩詞林今有幾,共誰起草問時艱。
丁丑(1637)棘闈同馬素脩館丈,分經待旦,永夜率爾似素脩教正,黃道周。
這件扇面以小楷寫成,表現出古雅精秀的面貌,不採唐人方方整整的樣式,取法魏晉風骨,巧妙融合婉麗與古樸在小楷中,成為他書法的一種特質。前三行寫得很直,看起來很嚴整,第四行的第四個字「盡」偏右邊,第五字又將重心移回中央,接下來的幾行也都有這樣的現象,一味自然無造作之意。所謂結構古樸自然的手法,如第一行第四字「雲」、第二行第五字「年」、第四行第三字「雪」等,都是頭寬腳窄,但又能平衡,這一類奇趣的結構在這件作品中有很多。在落款處他又以較粗大的本體字行草作結尾,印章蓋在簽名處的右邊,打破了蓋在下方或左邊的常規,更添生動氣氛。
清初收藏家宋犖說:「石齋先生楷法尤精,所謂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大意是指黃道周的楷書結字緊湊,每一筆劃之間的間格距離很小,用筆精到妥貼,而字型如飛鴻舞鶴般活潑生動,每一個字的外形,沒有像唐楷一般制式的寬窄、高低,反而顯得自然有變化,在衝突中找到平衡的美感,這是他的高妙之處,令人拍案叫絕。
「丁丑」為崇禎十年(1637),黃道周五十三歲。當年二月,以右諭德身份兼任當年會試同考官,分校《詩經》一房,通宵批閱試卷。此詩扇的受贈者「馬素脩」為馬世奇(?-1644),字君常,一字素修,江蘇無錫人。崇禎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清廉耿介,好扶掖後進。崇禎十年與黃道周一同擔任會試同考官。他是北京城破時首批殉節官員,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破北京,馬世奇自縊殉國,二妾亦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