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甲戌臨懷素自叙帖》80歲 29.5 x 277 cm
(傅申引首)
其昌舟中書自序。玄宰虛歲八十,放艇北廓,與陳仲醇、單孝廉、聽雪師諸友賞月。丙申冬至,君約時亦八十,傅申愧題。
鈐印:君約、傅申
懷素生於長沙,頗好筆翰。然未能遠睹前人之奇迹,所見甚淺。乃擔笈杖錫,西遊上國,思與當世名公,錯綜其事。遺箋斷簡,往往遇之,忽然心胸,頓釋凝滯。士大夫不以為怪焉。顏刑部書家者流,精極筆法,水鑒之辯,許在末行,敘之曰:「開士懷素之英,氣概通疎,性靈豁暢。故吏部侍郎韋公陟,引以游處。與禮部尚書張公謂,勖以有成。夫草稿之作,始於漢代,張芝、崔瑗,始以妙聞。羲獻茲降,虞陸相承,皆口訣手授。以至吳郡張旭長史,雖姿性顛逸,超絕古今,而模楷精詳,特為真正。甲戌(1634)中秋放艇北郭煙水間,偶然欲書,為素師〈自敘帖〉頗得其意。同觀者陳仲醇徵君,單孝廉質生與金陵聽雪師,皆能詩文書畫,絕不談世俗事,亦一快游,庶不負此勝日耳。八十翁董其昌識。 鈐印:玄賞齋、董其昌、大宗伯印
(沈荃跋)文敏生平喜臨〈自敘帖〉,余見數卷,皆流逸飛動可愛。然無如此卷結構遒緊,而能自生變化也。夫素師〈自敘〉,實一生得意之筆。長洲文氏撫勒失真,又經俗手翻刻,訛以傳訛,幾同傖父。此卷獨能彷彿藏珍律公筆意,又不愧入室之賓矣。丙午(1666)六月六日為陶隣年翁,荃。
(成親王跋)思翁中年自詆筆下璀璨,未能脫凈。而於吳興,則有「同能不如獨勝」之語,蓋微辭也。及暮年詣益進,始嘆曰,「今老矣,乃知吳興書法之妙」。故觀思翁者,須於崇禎紀元後求其極則,則得之矣。臨〈自敘帖〉甚多,此卷有釋形怡真之趣,洵上乘也。〈自敘〉真跡,余嘗得從內府見之,神龍騰攫,不可方物。雖思翁未能,未能少分合也。沈書亦是老境,陳春暉輩畢生不得到。嘉慶庚申八月廿日,豫邱仲氏出眎,因題記之。成親王書。
鈐印:詒晉齋印
賞析
董其昌與王鐸都常使用板綾來書寫,王鐸擅長利用板綾吸水力强的特性,産生漲墨效果,而董其昌恰恰相反,他喜歡以渴筆儉墨,在板綾上寫出飄逸靈動的綫條,董其昌在使用新筆時并不全開,衹開筆尖三分之一,保持筆尖的收攏,這使毛筆的吸水性降低,綫條的榮枯對比强烈,形成特有的綫條質感,這樣的質感使人難以掌握行踪,有種在迷霧中若隱若現的美感,非常精彩。
此卷〈草書臨懷素自叙帖〉是甲戌(1634)的中秋節出遊時,於舟中興起,背臨一段《懷素自叙帖》,因背臨文字内容與原帖有出入,這是可以理解的。題記中説道:「偶然欲書爲素師自叙帖,頗得其意。」董其昌自認在心靈上已經與懷素相契合,此卷學到了懷素「醉」、「狂」的神韵,即便文字與風格與懷素原迹有差距,但作品神采,已經超越了我們對這件作品與懷素原帖之間的差异的質疑。
書寫時的情緒是可以影響作品的表現的,八十老翁與一行同好出遊,偶然欲書,當場表演一段背臨的功力,展現了董其昌對於古帖熟稔的自信,可謂人書俱老,隨心所欲矣。
解題
款書中提及之人物,「陳仲醇」即陳繼儒,「單質生」爲單恂,字質生,松江華亭人。崇禎十三年(1640)進士,除麻城知縣。
董其昌與王鐸都常使用板綾來書寫,王鐸擅長利用板綾吸水力强的特性,産生漲墨效果,而董其昌恰恰相反,他喜歡以渴筆儉墨,在板綾上寫出飄逸靈動的綫條,董其昌在使用新筆時并不全開,衹開筆尖三分之一,保持筆尖的收攏,這使毛筆的吸水性降低,綫條的榮枯對比强烈,形成特有的綫條質感,這樣的質感使人難以掌握行踪,有種在迷霧中若隱若現的美感,非常精彩。
此卷《草書臨懷素自叙帖》是甲戌年(一六三四)的中秋節出遊時,於舟中興起背臨了一段《懷素自叙帖》,因背臨文字内容與原帖有出入,這是可以理解的。題記中説道:「偶然欲書爲素師自叙帖,頗得其意。」董其昌自認在心靈上已經與懷素相契合,此卷學到了懷素「醉」、「狂」的神韵,即便文字與風格與懷素原迹有差距,但作品神采,已經超越了我們對這件作品與懷素原帖之間的差异的質疑。
書寫時的情緒是可以影響作品的表現的,八十老翁與一行同好出遊,偶然欲書,當場表演一段背臨的功力,展現了董其昌對於古帖熟稔的自信,可謂人書俱老,隨心所欲矣。
款書中提及之人物,「陳仲醇」即陳繼儒,「單質生」爲單恂,字質生,松江華亭人。崇禎十三年(一六四〇)進士,除麻城知縣。
-
董其昌《張弼(黃庭堅款)〈千字文〉題跋》
-
董其昌《王昌齡齋心五言詩》135 x 38 cm
-
董其昌《王詵蝶戀花詞》146.5 x 34 cm
-
董其昌《宋自遜驀山溪詞》115 x 32.5 cm
-
董其昌《行書實際寺碑銘》24 x 16 cm x 24頁
-
董其昌《行書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卷》25.5 x 278 cm
-
董其昌《與某人書》26 x 23 cm
-
董其昌《壬申臨懷素自叙帖》78歲 27 x 221 cm
-
董其昌《戊申臨懷素自敘帖》54歲 25 x 275 cm
-
董其昌《録王維桃源行》27 x 230 cm
-
董其昌《草書論書與臨王羲之十七帖》53歲 25 x 540 cm cm
-
董其昌《小楷千字文》57歲 18 x 48 cm x 8
-
董其昌《草書臨張旭懷素高閑帖》61歲 27 x 280 cm
-
董其昌《行書進學解》25 x 296 cm
-
董其昌《董其昌倪元璐合扇》
-
董其昌《草書七律扇面》
-
董其昌《賀平湖令陳杲菴奏最》41.5 x 71 cm
- 董其昌《張弼(黃庭堅款)〈千字文〉題跋》
- 董其昌《王昌齡齋心五言詩》135 x 38 cm
- 董其昌《王詵蝶戀花詞》146.5 x 34 cm
- 董其昌《宋自遜驀山溪詞》115 x 32.5 cm
- 董其昌《行書實際寺碑銘》24 x 16 cm x 24頁
- 董其昌《行書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卷》25.5 x 278 cm
- 董其昌《與某人書》26 x 23 cm
- 董其昌《壬申臨懷素自叙帖》78歲 27 x 221 cm
- 董其昌《戊申臨懷素自敘帖》54歲 25 x 275 cm
- 董其昌《録王維桃源行》27 x 230 cm
- 董其昌《草書論書與臨王羲之十七帖》53歲 25 x 540 cm cm
- 董其昌《小楷千字文》57歲 18 x 48 cm x 8
- 董其昌《草書臨張旭懷素高閑帖》61歲 27 x 280 cm
- 董其昌《行書進學解》25 x 296 cm
- 董其昌《董其昌倪元璐合扇》
- 董其昌《草書七律扇面》
- 董其昌《賀平湖令陳杲菴奏最》41.5 x 71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