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賀平湖令陳杲菴奏最》41.5 x 71 cm
世家曾載史公書,循吏今看積慶餘。丹穴可知能產鳯,琴臺誰不頌懸魚。苃來棠樹思如昨,植處槐庭應豈虛。卿月宮雲相映照,何論通德表門閭。華亭董其昌。 鈐印:宗伯學士、董其昌印
賞析
本件作品是一本册頁中的一開,整本册頁共集十四人,屬於合作形式的作品。此件作品并没有留下年款,從内容來看,詩是天啓(1621-1627)初年所作,從書法面貌來看,爲董其昌晚年風格,詩文及書法兩種客觀因素都説明了這是他晚年的作品,落款的鈐印是「宗伯學士」,他任這個官職是在1623至1625年,即六十九至七十一歲間,更可推算出接近這件作品上下限的年份。
這件作品的用墨潤燥節奏很值得玩味,前六行的第一個字都是潤的,接下來的字就自然地漸漸乾枯,第七、八行反過來,先用乾筆,再换濕筆,最後一行款字全用枯筆結尾,整體章法由潤變乾,在乾中參差幾字的濕,在自然變化中偶有迭宕之姿,手法非常高超熟稔。董其昌的乾筆表現可能跟他習慣用不全化開的毛筆有關,墨衹蘸在筆尖,毛筆的吸水性差,綫條的榮枯對比强烈,懷素是董其昌相當醉心的古代書家之一,懷素《自叙帖》用了很多的乾筆,這也影響了董其昌對於乾筆的應用及審美,除了乾筆以外,單字的結構有多處也直接從《自叙帖》而來,如第一行的「史公書」、第二行的「慶餘」、第四行的「懸魚」等等。
本件作品是一本册頁中的一開,整本册頁共集十四人,屬於合作形式的作品。此件作品并没有留下年款,從内容來看,詩是天啓(1621-1627)初年所作,從書法面貌來看,爲董其昌晚年風格,詩文及書法兩種客觀因素都説明了這是他晚年的作品,落款的鈐印是「宗伯學士」,他任這個官職是在1623至1625年,即六十九至七十一歲間,更可推算出接近這件作品上下限的年份。
這件作品的用墨潤燥節奏很值得玩味,前六行的第一個字都是潤的,接下來的字就自然地漸漸乾枯,第七、八行反過來,先用乾筆,再换濕筆,最後一行款字全用枯筆結尾,整體章法由潤變乾,在乾中參差幾字的濕,在自然變化中偶有迭宕之姿,手法非常高超熟稔。董其昌的乾筆表現可能跟他習慣用不全化開的毛筆有關,墨衹蘸在筆尖,毛筆的吸水性差,綫條的榮枯對比强烈,懷素是董其昌相當醉心的古代書家之一,懷素《自叙帖》用了很多的乾筆,這也影響了董其昌對於乾筆的應用及審美,除了乾筆以外,單字的結構有多處也直接從《自叙帖》而來,如第一行的「史公書」、第二行的「慶餘」、第四行的「懸魚」等等。
-
董其昌《張弼(黃庭堅款)〈千字文〉題跋》
-
董其昌《王昌齡齋心五言詩》135 x 38 cm
-
董其昌《王詵蝶戀花詞》146.5 x 34 cm
-
董其昌《宋自遜驀山溪詞》115 x 32.5 cm
-
董其昌《行書實際寺碑銘》24 x 16 cm x 24頁
-
董其昌《行書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卷》25.5 x 278 cm
-
董其昌《與某人書》26 x 23 cm
-
董其昌《甲戌臨懷素自叙帖》80歲 29.5 x 277 cm
-
董其昌《壬申臨懷素自叙帖》78歲 27 x 221 cm
-
董其昌《戊申臨懷素自敘帖》54歲 25 x 275 cm
-
董其昌《録王維桃源行》27 x 230 cm
-
董其昌《草書論書與臨王羲之十七帖》53歲 25 x 540 cm cm
-
董其昌《小楷千字文》57歲 18 x 48 cm x 8
-
董其昌《草書臨張旭懷素高閑帖》61歲 27 x 280 cm
-
董其昌《行書進學解》25 x 296 cm
-
董其昌《董其昌倪元璐合扇》
-
董其昌《草書七律扇面》
- 董其昌《張弼(黃庭堅款)〈千字文〉題跋》
- 董其昌《王昌齡齋心五言詩》135 x 38 cm
- 董其昌《王詵蝶戀花詞》146.5 x 34 cm
- 董其昌《宋自遜驀山溪詞》115 x 32.5 cm
- 董其昌《行書實際寺碑銘》24 x 16 cm x 24頁
- 董其昌《行書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卷》25.5 x 278 cm
- 董其昌《與某人書》26 x 23 cm
- 董其昌《甲戌臨懷素自叙帖》80歲 29.5 x 277 cm
- 董其昌《壬申臨懷素自叙帖》78歲 27 x 221 cm
- 董其昌《戊申臨懷素自敘帖》54歲 25 x 275 cm
- 董其昌《録王維桃源行》27 x 230 cm
- 董其昌《草書論書與臨王羲之十七帖》53歲 25 x 540 cm cm
- 董其昌《小楷千字文》57歲 18 x 48 cm x 8
- 董其昌《草書臨張旭懷素高閑帖》61歲 27 x 280 cm
- 董其昌《行書進學解》25 x 296 cm
- 董其昌《董其昌倪元璐合扇》
- 董其昌《草書七律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