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圖《行書劉長卿詩》193 x 47 cm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雲依静渚,芳草閉閒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瑞圖。
賞析
通篇草書為主,略雜行書,字形較大,行距略窄,筆畫的表現激烈奔放,筆畫轉折鮮明,鉤挑引人注目。其中第一行的「莓」、第二行的「色」、第三行的「相」等字,在草書的書寫上,鉤曲的帶筆一般都是圓轉的筆畫,張瑞圖卻都以剛硬方折的一節一節的筆法來表現。自詡為董其昌入室弟子的倪後瞻說:「其書從二王草書體一變,斬方有折無轉,一切圓體皆刪削,望之即知為二水。」清朝梁巘在〈評書帖〉題到「明季書學競尚柔媚,瑞圖、王鐸二家力矯積習,獨標氣骨」,骨力外顯,正是張瑞圖的特色。此書蹟內容為張瑞圖錄唐代詩人劉長卿〈尋南谿常道山道人隱居〉,全詩主旨為尋訪隱者不遇,卻得到大自然的山林情趣,進而領悟到禪意的妙處。詩為心聲,張瑞圖錄此詩,重點在禪意。張瑞圖的禮佛參禪,大約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五十歲以後,此時的書法作品中也增加了禪佛內容,還常拜訪佛教人士,注重內在修為的宗教生活。此時張瑞圖也開始以「芥子居士」的別號署款,「芥子」出自《維摩經不思議品》,意思是偌大一個須彌山塞進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剛剛合適,或許是反映他從極高的官位被貶至平民,在心情的調適上,無入而不自得。
解題
此詩為唐代詩人劉長卿〈尋南谿常道士〉,內容描述詩人意欲尋訪隱居在南谿的常道士。詩人踩著苔蘚,走入山中小徑,雖然最後並未找到道士,然而山中靜謐的景致卻將他的心靈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充滿禪意,忘記了世俗的一切。詩為心聲,張瑞圖錄此詩,重點在禪意,這正可以作為斷年的參考。張瑞圖的禮佛参禪,大約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五十歲以後,此時的書法作品中,也增加了禪佛內容,還常拜訪佛教人士,注重内在修為的宗教生活。此時張瑞圖也開始以「芥子居士」的別號署款,所以此書蹟可斷為張瑞圖五十歲以后所書。張瑞圖「芥子居士」的稱號是有典故,「芥子」出自《維摩經不思議品》,意思是偌大一個須彌山塞進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剛剛好合適,或許是反映他從極高的官位被眨至平民,在心情的調適上,無入而不自得。
通篇草書為主,略雜行書,字形較大,行距略窄,筆畫的表現激烈奔放,筆畫轉折鮮明,鉤挑引人注目。其中第一行的「莓」、第二行的「色」、第三行的「相」等字,在草書的書寫上,鉤曲的帶筆一般都是圓轉的筆畫,張瑞圖卻都以剛硬方折的一節一節的筆法來表現。自詡為董其昌入室弟子的倪後瞻說:「其書從二王草書體一變,斬方有折無轉,一切圓體皆刪削,望之即知為二水。」清朝梁巘在〈評書帖〉題到「明季書學競尚柔媚,瑞圖、王鐸二家力矯積習,獨標氣骨」,骨力外顯,正是張瑞圖的特色。此書蹟內容為張瑞圖錄唐代詩人劉長卿〈尋南谿常道山道人隱居〉,全詩主旨為尋訪隱者不遇,卻得到大自然的山林情趣,進而領悟到禪意的妙處。詩為心聲,張瑞圖錄此詩,重點在禪意。張瑞圖的禮佛參禪,大約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五十歲以後,此時的書法作品中也增加了禪佛內容,還常拜訪佛教人士,注重內在修為的宗教生活。此時張瑞圖也開始以「芥子居士」的別號署款,「芥子」出自《維摩經不思議品》,意思是偌大一個須彌山塞進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剛剛合適,或許是反映他從極高的官位被貶至平民,在心情的調適上,無入而不自得。
此詩為唐代詩人劉長卿〈尋南谿常道士〉,內容描述詩人意欲尋訪隱居在南谿的常道士。詩人踩著苔蘚,走入山中小徑,雖然最後並未找到道士,然而山中靜謐的景致卻將他的心靈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充滿禪意,忘記了世俗的一切。詩為心聲,張瑞圖錄此詩,重點在禪意,這正可以作為斷年的參考。張瑞圖的禮佛参禪,大約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五十歲以後,此時的書法作品中,也增加了禪佛內容,還常拜訪佛教人士,注重内在修為的宗教生活。此時張瑞圖也開始以「芥子居士」的別號署款,所以此書蹟可斷為張瑞圖五十歲以后所書。張瑞圖「芥子居士」的稱號是有典故,「芥子」出自《維摩經不思議品》,意思是偌大一個須彌山塞進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剛剛好合適,或許是反映他從極高的官位被眨至平民,在心情的調適上,無入而不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