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趙孟頫《四時詩冊》
‹古木春烟›
蒼藤枯樹迷近遠,漠漠輕籠無間斷。幽花兩朵點祠紅,尚有寒梅相暎掩。招提右隱雲巖根,松深竹密遮祠門。箇中有客善揮染,筆端點破前溪雲。
‹程祠夏雨›
衝風憑陵雲勢狂,祠亭掩藹烟底藏。馮夷撾鼓過天外,雲氣橫行搖電光。亂飄輕灑散幽憤,暴點繁傾洗沉根。梅仙與客共清燈,自在吟詩君莫問。
‹桂林秋月›
天澹風清河直瀉,嫋嫋陰風木葉下。浮來無際金粟香,窗影玲瓏晃相射。梅仙道人倚前樓,按琴轉軸相賡酬。錢塘江上夢不到,此生飽識江南秋。
‹梅隱冬雪›
荒山野逕迷行路,且飲羊羔留客住。O茸茅舍儗珠宮,點綴枯株學瓊樹。門前溪水吞天流,天邊忽露銀蟾鈎。螺山今夜遠難望,請君明日開雙眸。
(傅申前題) 子昂春夏秋冬四屏,今剪裝成冊以便觀覽。 鈐印:浮生若夢
(傅申後跋) 昔見子昂〈三門記〉及〈妙嚴寺〉等,均不及此書之大。葉恭綽之友顏世清嘗藏孟頫書多種,惜未見此。余何幸也,同觀者煜之兄、國豪弟。庚子傅申記於何創時書藝館。 鈐印:傅翁、傅申之印
(何紹基)
敘齋(陳功)前輩見示此冊,鐙下細玩,得其懸腕離紙、無筆不行之意,道州何紹基,壬寅(1842)初冬。 鈐印:子貞。
(張穆)
松雪此冊字字用意,其回折波陗之神,歛而愈肆。昔曾見其蘭亭跋墨蹟,意趣與此若殊,矜慎一也。壬寅(1842)冬至後一日,平定張穆。 鈐印:石州審定。
(趙振祚)
家魏公詩格書品獨貫元代,此冊自書其詩,顧宜分外超絕,雪牕展玩,不勝欣幸。受業趙振祚識於京庽求是益齋。 鈐印:清白吏子孫。
(呂佺孫/呂倌孫/莊受祺)
道光壬寅(1842)長至後一日,館晚呂佺孫、倌孫、莊受祺同觀於慎所立齋。 鈐印:呂佺孫,倌孫私印,莊受祺印。
(王闓運)
意在筆先,神超象外,從來所見趙書,此為第一。癸卯三月望。匋齋(端方)示,闓運記。
(俞廉三)
松雪老人書法以南帖兼北碑之勝,觀此冊筆勢凌厲,氣韻超逸,實得鄭文公碑、瘞鶴銘之神髓。余得老人所書止齋記郵以諗 匋齋(端方)尚書。 尚書亦以此冊見示,兩冊互證,精神完固,洵非俗刻姿媚所能彷彿。「文章有神交有道」,余與尚書又當為藝林增一重翰墨因緣也。癸卯(1903)三月,俞廉三記於武昌舟次。 鈐印:欣賞、廉三印記、虞軒
(李葆恂)
此冊蒼勁雄渾,兼靈芝、北海勝處世人徒見外間贋蹟,以妍媚無骨妄肆譏彈,蓋未見此等真蹟耳。匋齋(端方)尚書頃出此與米老(米芾)細楷同觀,自
詡眼福不小。光緒癸卯(1903)三月,李葆恂識。 鈐印:李葆恂印
(端方)
余所藏松雪書,以此為甲觀,未可以無款少之,有目者自能辨識也。戊戌(1898)閏八月望日匋齋記
(程志和)
昔人評書:右軍(王羲之)如龍,北海(李邕)如象。此帖風姿遒勁,似右軍魄力,沉雄則全得力於北海。今之議松雪者,動詆其嫵媚無骨,豈知趙書直入王、李室耶。一官失節,遂至生平墨妙皆為世訶,可畏已。癸卯(1903)莫春之初,為匋齋(端方)尚書題。 汪山村農程志和記。 鈐印:汪山村農。
(金蓉鏡)
吳興耽精智永,晚師北海。往見所書止齋記,仇視家傳皆精麗可喜,不如此本雅澹超曠。近人汪退谷(汪士鋐)書即脫胎於此。陶齋尚書屬題,癸卯(1903)四月朔,秀水金蓉鏡。 鈐印:闇伯題記。
(程頌萬)
松雪翁書直啟山陰秘鑰,凡開成以前消息靡不貫通,此冊隨意揮灑,而一腔靜氣,一枝穩筆,橫厲無前。蝯翁(何紹基)致力之涂,後生之輕詆趙書者,可以鑒矣。癸卯(1903)三月匋齋尚書命題。長沙程頌萬謹記。 鈐印:子大經眼。十髮居士。
(鄧邦述)
松雪書世多賞其姿態,不擅學者,乃好其柔媚易工。觀此冊用筆剛勁,正與柔媚相反。可之古人下筆魄力深厚,自有真面,非後世俗工所能及也。猛厂居士謂昔人率用兔穎,故筆鋒犀利,自山舟學士(梁同書)始用羊毫,近世書家多習用之,而(遂)不免流為輭薄,此足見古今用筆之流別也。因附記之。甲辰(1904)四月,江寧鄧邦述試雞豪。
(諸可權)
松雪書本有生熟二種,早年專取姿媚,贋本蓋趨軟熟,遂不免為世詬病,豈知其真跡生峭雋拔,乃有如斯神境耶。此冊與燕臺樂氏所藏三門記石刻絕相似,正致力北海(李邕)時所作。起止轉折,處處得其神髓,遠出道教諸碑之上。蝯叟(何紹基)謂其懸腕離紙,無筆不行,獨具創解,請更增一語曰:欲行故蓄,庶盡其妙。香光(董其昌)素短吳興(趙孟頫),晚年自謂弗如。正因此種精鑒家自能默會也。癸卯(1903)春莫匋齋(端方)尚書 命題。錢塘諸可權獲觀謹識。 鈐印:可權。
(楊壽昌)
世傳趙吳興書,大抵專用側筆,以取姿態。此冊縱橫排宕,純用中鋒,頗有顏平原(顏真卿)、李北海(李邕)氣象,力大於身,筆可屈鐵,誠東坡先生所謂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也。當是松雪翁晚年得意之作,循讀再三,令人歎為見所未見。光緒癸卯(1903)春三月楊壽昌觀並識。
鈐印:OO長生。
(羅振玉)
宣統二年(1910)仲冬,宗室溥侗、羅振玉同觀
(宋育仁)
神得北海,兼有鄭文公意,昌黎(韓愈)譏右軍姿媚。世傳松雪書正類所譏。石州(張穆)跋此稱為矜慎。匋齋(端方)尚書自跋謂:不可以無類少之。識此乃得懸解。富順宋育仁記。
(王同愈)
光緒癸卯(1903)三月王同愈獲觀題記。 鈐印:勝之。
(萬中立)
今世所傳松雪法書,無非千臨百摹、自欺欺人之物,即石刻亦不足盡信,其艱得也可憶而知。此冊剛健婀娜,書家正軌,昔人謂松雪直接
右軍,觀此益信。陶齋尚書舊有此冊,出眎因題。漢陽萬中立。 鈐印:急就章。
(完顏景賢)
鑑別名跡,原不待有款識。書法之妙,猛盦(李葆恂)題跋可謂得其髓矣,勿庸贅論。昔宋劉涇得顏書告有五分墨,尚裝為秘玩。此冊墨色
暗淡,又何損於名跡耶。久叚熟觀,既飽眼福,因贊曰:好!兩字一句曰:好!好!三字一句曰:好!好!好!記此以博匋齋(端方)一笑。時宣統二年(1910)庚戌長至日也。 完顏景賢題記。 鈐印:景賢曾觀。
解題
何創時基金會藏《四時詩冊》一件,書春、夏、秋、冬為題的古體詩四首。從內容看應為題畫,原作或為條屏,割裱而成詩冊 32 開,每開縱 36 釐米,橫 18 釐米,字徑 8 到 9 釐米。雖然原款已佚,卻是一眼可辨的趙孟頫晚年大字書法精品。趙孟頫畢生以復古為使命,最典型的書法作品都是晉唐規格的小楷、小行書,給人先入為主的印象,大字書法作品往往被忽視。
趙孟頫的大字書法其實並不少見,墨蹟手卷如早期的《二贊二圖詩》《陋室銘》、中期的《跋李衎四清圖》、晚期的《煙江疊嶂圖詩》《歸去來辭》等,大字引首如為黃公望題《快雪時晴》,立軸亦有大都會博物館的《湘簾疏織》七絕詩軸、新鄉博物館的《杜甫詩軸》等,散見於碑板的還有顧信太倉墨妙亭所刻《歸去來辭》《送李願歸盤谷序》等等。除了《快雪時晴》引首式題字和立軸以外,以《四時詩冊》字徑最大。
趙孟頫早期大字中顏真卿、米芾成分較多,晚年大字則更多師法黃庭堅、柳公權、李邕,還受到鮮于樞大字的影響。存世趙孟頫大字書法絕大部分都是老年時期所作,從風格上看,《四時詩軸》與晚年的《煙江疊嶂圖詩》《歸去來辭》時代最接近,可資比較的同文、同部首,同法尤其眾多。
大字書法與小字書法在工具、取法、技法上都有很大差別,但精神實質上,好的書法都有共通之處。趙孟頫在《蘭亭十三跋》中有這樣一句話:“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意思是說,學習書法要多讀古人法帖,通過讀帖,由形見質,想見揮運,至為有益。
從細節觀察,這件《四時詩冊》墨色濃淡尤其鮮明,筆快墨薄處往往呈現出網狀點陣和縱向簾紋,應是書寫在厚紙上,揭啟而得的下層,是目前趙孟頫真跡體系中唯一的一件「二層」標本。(趙華)
參考資料:
何創時基金會藏《四時詩冊》一件,書春、夏、秋、冬為題的古體詩四首。從內容看應為題畫,原作或為條屏,割裱而成詩冊 32 開,每開縱 36 釐米,橫 18 釐米,字徑 8 到 9 釐米。雖然原款已佚,卻是一眼可辨的趙孟頫晚年大字書法精品。趙孟頫畢生以復古為使命,最典型的書法作品都是晉唐規格的小楷、小行書,給人先入為主的印象,大字書法作品往往被忽視。
趙孟頫的大字書法其實並不少見,墨蹟手卷如早期的《二贊二圖詩》《陋室銘》、中期的《跋李衎四清圖》、晚期的《煙江疊嶂圖詩》《歸去來辭》等,大字引首如為黃公望題《快雪時晴》,立軸亦有大都會博物館的《湘簾疏織》七絕詩軸、新鄉博物館的《杜甫詩軸》等,散見於碑板的還有顧信太倉墨妙亭所刻《歸去來辭》《送李願歸盤谷序》等等。除了《快雪時晴》引首式題字和立軸以外,以《四時詩冊》字徑最大。
趙孟頫早期大字中顏真卿、米芾成分較多,晚年大字則更多師法黃庭堅、柳公權、李邕,還受到鮮于樞大字的影響。存世趙孟頫大字書法絕大部分都是老年時期所作,從風格上看,《四時詩軸》與晚年的《煙江疊嶂圖詩》《歸去來辭》時代最接近,可資比較的同文、同部首,同法尤其眾多。
大字書法與小字書法在工具、取法、技法上都有很大差別,但精神實質上,好的書法都有共通之處。趙孟頫在《蘭亭十三跋》中有這樣一句話:“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意思是說,學習書法要多讀古人法帖,通過讀帖,由形見質,想見揮運,至為有益。
從細節觀察,這件《四時詩冊》墨色濃淡尤其鮮明,筆快墨薄處往往呈現出網狀點陣和縱向簾紋,應是書寫在厚紙上,揭啟而得的下層,是目前趙孟頫真跡體系中唯一的一件「二層」標本。(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