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坤《與二姪(茅一桂)書》
聞吾姪已納級光祿署丞,甚屬清華。第此官每年須從家以酒?為餉,近百金而後可也。姪且不足,為之奈何、為之奈何。業欲奉賀子中,又偶窘即,姑於當內那銀參兩,少效直邸薪水之一助。石東泉處,姪於納級後,不免以通家子弟例為行謁,茲特附書露封,俟姪覽過,緘而上之。中所叮寧處事,蓋頌君相切責鎮將之明,而惜也無人為能結束此事。招安一節,大非法紀,書中已稍稍詳之矣。多多上覆東泉公,此事必須戮力為之。兩壁相持已久,情見力屈,必須別為詭道,及用間而取之。不能盡所欲言,餘俟許敬菴入朝,更當再附以聞。八月十四日髯翁拜書。二姪大人執事。二弟已無出山意,而我亦不欲強之再為上官,其如何、如何。 鑑藏印:魏錫曾印、稼孫
解題
此信札署名「髯翁」,為清人魏錫曾舊藏,無邊跋,故失其名。觀其書風,與上海圖書館藏茅坤尺牘相同,故訂為茅坤。考察茅坤生平字號,在所見文獻與工具書中少有茅坤別號「髯翁」的記載。然茅坤有〈髯翁自贊〉,其辭曰:「學無獲,業無立。以詩書文章自娛,非其志之所適。然而手玉麈,席蒼石,松蘿縈其前,鶴鹿載其側,翁聊以此吸雲霞,匿山澤。誰其似之,漢陰叟、浴丘伯。」者毛文芳認為,茅坤別號「髯翁」本就是根據個人形貌特徵而命名。嘗見《茅鹿門先生文集》載有茅坤畫像,作虯髯貌,見其像如見其名。
此信札寫給其姪茅一桂,字中峩,浙江歸安人,萬曆十六年(1588)舉人。﹁許敬菴﹂即許孚遠(1535-1604),字孟仲,號敬菴,浙江德清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進士。隆慶初年,首輔高拱薦其為考功主事,出為廣東僉事,招降大盜。倭寇騷擾廣東,以水陸夾攻,擒獲倭寇七十餘人,受到嘉獎。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逐「拱黨」,謫為兩淮鹽運司判官,歷兵部郎中,出知建昌府(今江西水修西北)。萬曆二十年(1592),升正三品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出任福建巡撫。萬曆二十三年(1595),擢南京大理卿,調兵部右侍郎。卒諡恭簡,贈南京工部尚書。「東泉公」為石星(1538-1599),字拱辰,號東泉,山東東明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進士。歷官嘉靖、隆慶、萬曆三朝,位居要樞。
此信札前半為納金得官之事,後半談到招安一事。茅坤得知姪子茅一桂捐百金,而得到從七品光祿署丞官職;明代光祿寺負責採買御膳食材,凡祭饗、宴勞、酒醴、膳羞之事,都由光祿寺「辨其名數,會其出入,量其豐約,以聽於禮部」,故文中有「甚屬清華(清高顯貴)」之語。
信札後半段提到「招安一節」、「兩壁相持已久,情見力屈,必須別為詭道及用間而取之」。又言「多多上覆東泉公,此事必須戮力為之」,以及要等到許孚遠入朝等事,從這二人的交會時間來看,約寫在萬曆二十一年(1593)之後不久,所言戰役為第一次抗倭援朝戰爭。當時兵部尚書石星主議和,派沈惟敬赴平壤與小西行長談判,佯言秀吉恭順受封。而福建巡撫許孚遠則先行派人至日本試探敵情,知豐臣秀吉意圖,因此反對「封貢」,請敕諭禽斬豐臣秀吉。這時茅坤約八十歲,可以解釋尺牘中自稱「髯翁」。
此信札署名「髯翁」,為清人魏錫曾舊藏,無邊跋,故失其名。觀其書風,與上海圖書館藏茅坤尺牘相同,故訂為茅坤。考察茅坤生平字號,在所見文獻與工具書中少有茅坤別號「髯翁」的記載。然茅坤有〈髯翁自贊〉,其辭曰:「學無獲,業無立。以詩書文章自娛,非其志之所適。然而手玉麈,席蒼石,松蘿縈其前,鶴鹿載其側,翁聊以此吸雲霞,匿山澤。誰其似之,漢陰叟、浴丘伯。」者毛文芳認為,茅坤別號「髯翁」本就是根據個人形貌特徵而命名。嘗見《茅鹿門先生文集》載有茅坤畫像,作虯髯貌,見其像如見其名。
此信札寫給其姪茅一桂,字中峩,浙江歸安人,萬曆十六年(1588)舉人。﹁許敬菴﹂即許孚遠(1535-1604),字孟仲,號敬菴,浙江德清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進士。隆慶初年,首輔高拱薦其為考功主事,出為廣東僉事,招降大盜。倭寇騷擾廣東,以水陸夾攻,擒獲倭寇七十餘人,受到嘉獎。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逐「拱黨」,謫為兩淮鹽運司判官,歷兵部郎中,出知建昌府(今江西水修西北)。萬曆二十年(1592),升正三品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出任福建巡撫。萬曆二十三年(1595),擢南京大理卿,調兵部右侍郎。卒諡恭簡,贈南京工部尚書。「東泉公」為石星(1538-1599),字拱辰,號東泉,山東東明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進士。歷官嘉靖、隆慶、萬曆三朝,位居要樞。
此信札前半為納金得官之事,後半談到招安一事。茅坤得知姪子茅一桂捐百金,而得到從七品光祿署丞官職;明代光祿寺負責採買御膳食材,凡祭饗、宴勞、酒醴、膳羞之事,都由光祿寺「辨其名數,會其出入,量其豐約,以聽於禮部」,故文中有「甚屬清華(清高顯貴)」之語。
信札後半段提到「招安一節」、「兩壁相持已久,情見力屈,必須別為詭道及用間而取之」。又言「多多上覆東泉公,此事必須戮力為之」,以及要等到許孚遠入朝等事,從這二人的交會時間來看,約寫在萬曆二十一年(1593)之後不久,所言戰役為第一次抗倭援朝戰爭。當時兵部尚書石星主議和,派沈惟敬赴平壤與小西行長談判,佯言秀吉恭順受封。而福建巡撫許孚遠則先行派人至日本試探敵情,知豐臣秀吉意圖,因此反對「封貢」,請敕諭禽斬豐臣秀吉。這時茅坤約八十歲,可以解釋尺牘中自稱「髯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