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若真《七律五首冊》
五谿橋東九子蓮,蓮花贈自李青蓮。千林日落迴銅嶺,萬壑雲歸載鐵船。神女不來秋漫漫,桂花欲墜影涓涓。非為江上騎龍嬾,立上天門銀漢邊。
危崖劚壁入蠶叢,恠樹脩篁秋未空。絕澗虯龍黃葉曲,半山狐兔白雲鐘。天高星落遊人頂,月上寒江僊子宮。誰道文章神不沒,鯨魚休到海門東。
斷溪崩壁湧沙灘,鐵鎖層欄未可攀。樹鬣石皴驚馬渡,危橋湍水小魚寒。憐秋落月桐千畝,煮笋抽籬竹萬干。但得支公分一義,青瓜山堇儘餘餐。
望江亭子望江流,江出同江萬里收。簾捲乾坤一水外,眼開湖海九峰頭。蒼茫影倒黿鼉窟,縹緲人來風雨樓。莫上臥龍高頂去,愁逢神女下蓮舟。
山腰深處結綺園,萬樹層陰落照昏。竹覆紅樓低絕澗,水流香廚過前村。扶花細雨沾僧衲,坐石輕雲封寺門。更指天台多白髮,經餐霜雪倒金樽。
鈐印:尚友古人。羅洪先印。
封面:「羅洪先字冊」
後夾黏之小紙題記:
「念菴先生此書往曾見刻本,不記在何帖中。庚辰仲秋杜樨林携來,因收之,筆力蒼勁,他所傳者不之及,可寶也。」
「適見念菴書乩壇詩長卷,雄奇出此,上所嵌印,正與此同,可為真跡之証也。」(背面鉛筆小字:「人鶴OO五十壽。十月初八日。邃雅齋拜祝OOO」)
賞析
本作冊頁,之前被認為是羅洪先(1504~1564)的詩書冊。羅洪先是陽明學派重要學者,基金會亦收有羅洪先的作品。因為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深受後世推崇學習,所以我對王陽明和他學生的作品都非常關注。本作原無款,少了最後一頁,題跋講到是羅洪先的書蹟。後來有次在小型拍賣會上,我看到某一零落的書頁,豁然驚喜,這就是同一個詩書冊的最後一頁,並且有羅洪先的鈐印。但是這個冊頁的筆法風格,跟基金會所收藏的另外兩件羅洪先的風格大為不同,反倒更像另一位晚明書法家法若真(1613~1696)的字跡。
風格的解讀,雖指向法若真才是真正的作者,但我還是期待有其他的積極證據,便試著去閱讀、查索這件作品的文字內容。這一件冊頁內寫了五首七言詩詩,描述重點是奇絕動人心魄的山景,並非習見的詩詞文字,詩作的作者為誰,一下也無從得知。
如果在以前要從歷代文獻當中毫無線索的找尋一段文字,真是難如登天,窮畢生精力也不一定能得到答案。但是我們現在可以透過電腦資料庫去搜尋,發現這件舊題羅洪先的詩書冊,文句果真出自法若真的詩集,遠比羅洪先晚了一百多年。更重要的是,從風格的判讀,到文字的作者,都指向法若真,雙重的證據也帶來推論的雙倍信賴度。
因此這本冊頁自然不會是羅洪先所寫,再從法若真的其他書跡的字例去比對其筆法、結構,原作者也就可以訂為法若真。
解題
此冊五首詩與書法皆為法若真所作,後被去款鈐蓋羅洪先偽印。今還原其作者為法若真。
本作冊頁,之前被認為是羅洪先(1504~1564)的詩書冊。羅洪先是陽明學派重要學者,基金會亦收有羅洪先的作品。因為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深受後世推崇學習,所以我對王陽明和他學生的作品都非常關注。本作原無款,少了最後一頁,題跋講到是羅洪先的書蹟。後來有次在小型拍賣會上,我看到某一零落的書頁,豁然驚喜,這就是同一個詩書冊的最後一頁,並且有羅洪先的鈐印。但是這個冊頁的筆法風格,跟基金會所收藏的另外兩件羅洪先的風格大為不同,反倒更像另一位晚明書法家法若真(1613~1696)的字跡。
風格的解讀,雖指向法若真才是真正的作者,但我還是期待有其他的積極證據,便試著去閱讀、查索這件作品的文字內容。這一件冊頁內寫了五首七言詩詩,描述重點是奇絕動人心魄的山景,並非習見的詩詞文字,詩作的作者為誰,一下也無從得知。
如果在以前要從歷代文獻當中毫無線索的找尋一段文字,真是難如登天,窮畢生精力也不一定能得到答案。但是我們現在可以透過電腦資料庫去搜尋,發現這件舊題羅洪先的詩書冊,文句果真出自法若真的詩集,遠比羅洪先晚了一百多年。更重要的是,從風格的判讀,到文字的作者,都指向法若真,雙重的證據也帶來推論的雙倍信賴度。
因此這本冊頁自然不會是羅洪先所寫,再從法若真的其他書跡的字例去比對其筆法、結構,原作者也就可以訂為法若真。
此冊五首詩與書法皆為法若真所作,後被去款鈐蓋羅洪先偽印。今還原其作者為法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