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侯方域觀梅圖》
本作為絹本,描繪一文士徐行於山間,文士衣袖翩翩,左右與前方各有梅樹,梅樹上盛開著梅花,猶如簇擁著文士的緩步出場,使全畫的焦點集中在文士身上。於是,整幅構圖可以說以文士為中心,依次繞圍梅樹、山水景色。土石與山皆相對平緩,左上方描繪瀑布,正與畫下方的流水呼應。
整幅作品(下稱基金會本)並未見有款識,既無法推定畫者,其所繪寫的主題,也無法得到進一步的了解。基金會收藏此作之初,只是因於此畫品相、格調均不俗,且其於畫幅偏右安排樹林繞圍人物,左側流瀑,左下石板座橋跨水等圖式,隱約與明清間波臣派人物畫有相通處,才將之收入。
一般而言,一件無款畫作的認識,大致只能掌握這些基本的資訊。後來,網路資源越來越豐富,科技與大數據,才讓這幅畫的進一步認識成為可能。偶然瀏覽雅昌所建置的網站,其中見得一山景人物圖(下稱雅昌本),與基金會本相近,布置、人物皆大同小異,一望可知。
最值得注意的是,雅昌本上見有題書,其內容關係到基金會本的定位,其文字具錄文末。據此可知,此圖所描繪的人物,正是明代復社侯方域。孔尚任所撰名作《桃花扇》,就是描寫侯方域與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並在其間鋪陳出世變的悲涼。
題書中也交代了畫作成立的脈絡,此畫為侯方域在1634年親自委託人物畫名家顧見龍繪製,名之為《寒香小影》。與侯方域相識的魏禧,也曾聽聞此事,但當時並未能過眼此畫,要到了二十多年後的順治丁酉(1657)年,魏禧才得見《寒香小影》。此際已明清易代,侯方域亦謝世三年,將此畫帶來給魏禧觀看是侯方域的兒子,魏禧曾盛贊侯方域為人豪邁,又才華洋溢。如今見到故人之子,魏禧大概感慨良多,便將事件始末題記於畫上。
光緒丙申(1896),李嶽雲見到《寒香小影》,應該相當喜歡,便照樣臨仿一本,並於臨仿本上題記與抄錄魏禧原題,此即今見之雅昌本。
有賴於此,我們才得以了解《寒香小影》成畫由來,也就是基金會本的繪製脈絡。這不只是一件描繪人物的古代畫作,還是見證、具現了一位歷史文化名人侯方域的重要作品。
雅昌本所見題記:
「雪苑侯朝宗負才挺特,不可一世,其為古文詞如馬行空,不受羈靮,性尤豪放,視金如糞壤,與冒巢民、吳次偉輩齊名於世,予於崇禎癸酉(1633)遇於白下,一時文久之樂,至相得也。其明年又至秣陵,凂顧南菊圖寒香小影,知之而未見,旋以海內瓦解,音問梗絕,昨其令子過將來謁,出此求題,而朝宗已歸道山三年矣,距晤時又越二十餘載,展圖肅視,恍如昔日,爰書此以志感。順治丁酉八月甯都魏禧識。
吳江顧雲程原本,光緒丙申仲冬,獲觀於鄂州,借橅一過,並錄魏尗子原題。西泠李嶽雲。」
解題
侯方域到秣陵請吳江顧南菊(顧見龍,字雲臣,1606-1687年後)畫寫真像《寒香小影圖》,魏禧題畫的時候已經是侯方域已歸道山三年之後,後來到了光緒丙申年冬天,西泠李嶽雲看到了這幅《寒香小影圖》,借橅成此幅,流轉至今。當年李嶽雲所見《寒香小影圖》真跡即為本幅。本幅上半部魏禧題畫因不明原因被裁剪佚失,但幸運的是,李嶽雲橅本保留了這些題跋,我們才得以據之重建本幅的脈絡。
參考資料:侯方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