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圖卷 摹王維輞川圖》
(袁褧引首) 輞川遺勝,吳趨袁褧 鈐印:袁氏尚之、谿山仙館
(黃貫曾跋) 新家孟城口,古木餘衰柳。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右孟城坳。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右華子岡。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裡雲,去作人間雨。右文杏館。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右斤竹嶺。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右鹿柴。秋山歛餘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右木蘭柴。
右王摩詰《網川莊圖》,迺吳仇實父筆也。實父自是能家,於此更抽奇意。想像昔勝繪此卷,其精麗豔逸,委曲宏深。恐按景作圖,莫愈於此。此摩詰復起,必加嘆賞者。予批覽竟日,不忍釋手。因檢網川舊作二十章錄於後,白雪丹青,并成二玅。愧余拙筆,敢書是作,何不知量也如此。浮玉山人江夏黃貫曾識。 鈐印:作風月主對瀟灑侯、浮玉生
(袁褧跋) 余見宋人董衡模寫《網川圖》一卷,淺絳設色,諸景咸有標字。卷後朱絲書右丞詩,字體亦妙,計今已四十餘年,時在想像。今見茲卷,夙懷稍釋,但位置通與不同。夫舊本邈不可見,鑒此可以適興矣。衡紹興年人,今山川風景猶昔,而右丞、裴迪輩亦豈無人,創構游賞或當過之者未可知也,則此卷亦不為無助。嘉靖乙丑(1565)夏五朔日,汝郡袁褧題于嘉趣堂,時年七十一歲。 鈐印:朝槿軒、石湖漫士、袁氏尚之、謝湖
(徐(申)時行跋)
王右丞輞川莊勝冠今古,右丞詩真一代宗匠,而丹青更為神品,觀諸殷璠云:「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立泉為珠,著壁成繪。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東坡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則知所謂《輞川圖》者,日與裴迪倡和於其間,而右丞仍繪其圖,以遺之下後世。而天下後世之人寶之,如夜光之珠,連城之壁。好事者如董衡輩,亦能模倣其筆意,而輞川之所以為勝者,益用不朽,恐古今異殊,山川陵谷、蘭亭梓澤、金谷習池,咸為塵跡。而輞川之存否,不可得而知之矣。仇實父吳門絕藝,一時畫史。其抽心繹思,超出凡聖,此圖與董衡所模古高絕並駕。黃一之以右丞之詩題錄於左方,使人賞鑑之餘,恍然勝遊之在目也。大觀若斯,曷禁忻慰。友人自東海來,持以示予,予讀書之餘,每閱一過,頓卻睡魔,滯於案頭,不覺旬月,今茲迫還,不忍遽弃,率爾跋此數語,得之者應自寶之如予所云。瑤泉徐時行題。 鈐印:壬戌狀元。徐時行印
賞析
王維(701-761)字摩詰,為盛唐重要詩人,一生多富才藝,兼擅音樂、書畫與文學。他自幼薰習佛法,先後親近大照普寂禪師、大德道光禪師,自奉簡素,食斷葷血,妻亡不娶,是能在生活中自覺實踐的佛子。中年買得長安東南藍田縣境之輞川別業,作為休沐時期習靜修道之所。輞川屬莊園性質,輞水兩岸有水田以及各種經濟作物種植區,王維曾與裴迪就遊止所及,各賦二十首小詩,命曰《輞川集》。二十景是否皆為王維產業,不妨存疑,其可貴處在於將學佛體悟和景物見聞相融合,隨機流露有無相生、空有相即的心境體會。相傳王維自繪輞川圖,宋明以降多有摹本,今日存見數種。此一圖卷筆觸精細,構圖與傳宋朝郭忠恕摹本相似,依據《輞川集》詩,沿著輞水、欹湖依序布列二十景,引導閱覽者結合山水圖像和詩篇,想像學佛人王維居遊輞川的清修生活。(曹淑娟教授)
王維(701-761)字摩詰,為盛唐重要詩人,一生多富才藝,兼擅音樂、書畫與文學。他自幼薰習佛法,先後親近大照普寂禪師、大德道光禪師,自奉簡素,食斷葷血,妻亡不娶,是能在生活中自覺實踐的佛子。中年買得長安東南藍田縣境之輞川別業,作為休沐時期習靜修道之所。輞川屬莊園性質,輞水兩岸有水田以及各種經濟作物種植區,王維曾與裴迪就遊止所及,各賦二十首小詩,命曰《輞川集》。二十景是否皆為王維產業,不妨存疑,其可貴處在於將學佛體悟和景物見聞相融合,隨機流露有無相生、空有相即的心境體會。相傳王維自繪輞川圖,宋明以降多有摹本,今日存見數種。此一圖卷筆觸精細,構圖與傳宋朝郭忠恕摹本相似,依據《輞川集》詩,沿著輞水、欹湖依序布列二十景,引導閱覽者結合山水圖像和詩篇,想像學佛人王維居遊輞川的清修生活。(曹淑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