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星《與某人書》
正月內得宋經略書報,沈惟敬於臘月廿七日入倭營,行長(小西行長)相見甚歡,料得表文至,可必矣。至則封事斷在必與,貢則封後看其誠意如何,再作一處。想足下自有相機妙算,此未可懸斷也。惟是近有一事,大可駭異,應乞朱鑑塘書報王荊老云,丹陽、金壇等縣,有宦家子弟結聚不逞,欲圖非常,只待倭入犯則以應之。又令人私通關白(豐臣秀吉)以遂其謀。今事已泄,皆被執在官矣,料得私通關白之說未必能成,亦未必便有,但既聞其說,不可不防。或將此情密書,令沈惟敬知之,告於行長。卻云,江南各子弟與各精兵,恐怕封貢事成,倭不入犯,則無計取功名,故令人欲結關白入犯,至其犯則又誘而敗之,以為自便之計,此皆壞封事者,不可不令關白知之。若有人來誘,則執送之朝,以表爾之誠。如此則不論事之有無,要可寢其未發,區區見謂若此至其可否,則惟足下裁之。看來朝中人情,封則尚有慫恿,貢則全以為未。頃者劉員外題對馬互市之說,未審倭情如何。總之,惟要保全朝鮮,計安中國,他人議論可不計矣。尤繼先於二月初二日已過居關,計十五前後可到遼境,此忠廉之將當作其氣,以令展布也。司□之牽動委不盡善,然其督責朝鮮君臣,令銳然備守,則未為無功,上當查勘出使之事,惟足下鑒為曲全,此亦有關係之事也。即不得完璧,或留生意足矣。何如?不盡。二月初一日星又頓首。左冲。
(封面)
石東泉 二月九日到
啟
有涉江南子弟語
解題
此信札中提及許多抗倭援朝戰事相關人物。「宋經略」即宋應昌 (1536-1606),字思文,號桐崗,浙江杭州人,嘉靖四十四年 (1565) 進士。歷官絳州知府、副都御史、巡撫山東。萬曆二十年 (1592),應昌以兵部右侍郎經略備倭軍務,與總兵李如松率軍共赴朝鮮,收復平壤、開城。
「王荊老」為王錫爵 (1534-1614),字元馭,號荊石,蘇州府太倉人。嘉靖四十一年 (1562) 進士榜眼,萬曆二十年 (1592) 擔任內閣首輔。「朱鑑塘」為朱鴻謨 (?-1598),字文甫,號鑑塘,山東青州人。隆慶五年 (1571) 進士,官至刑部侍郎。「劉員外」為劉黃裳,字玄子,河南光州人。萬曆十四年 (1586) 登進士,授兵部員外郎,擔任宋應昌的軍前贊畫。曾與李松如援兵朝鮮,取得平壤大捷。
「尤繼先」,陝西榆林人,萬曆年間任延榆綏總兵,萬曆二十一年 (1593) 任鎮守遼東總兵 (萬曆二十二年五月罷官)。據「沈惟敬於臘月廿七日入倭營」,推測此信撰寫的時間為萬曆二十三年 (1595)。史載該年四月,沈惟敬攜明朝敕書至小西行長營中,商議冊封豐臣秀吉之事。信中還提到聽說在丹陽、金壇等縣地,有宦家子弟竟私通豐臣秀吉,想趁倭寇入犯以取得名利。私通之事未必是真,但石星認為必須讓豐臣秀吉知曉,以免他受人誘惑,反而對明朝不利。由「總之,惟要保全朝鮮,計安中國,他人議論可不計矣。」可知石星想要保全朝鮮及中國的本心。
此信札中提及許多抗倭援朝戰事相關人物。「宋經略」即宋應昌 (1536-1606),字思文,號桐崗,浙江杭州人,嘉靖四十四年 (1565) 進士。歷官絳州知府、副都御史、巡撫山東。萬曆二十年 (1592),應昌以兵部右侍郎經略備倭軍務,與總兵李如松率軍共赴朝鮮,收復平壤、開城。
「王荊老」為王錫爵 (1534-1614),字元馭,號荊石,蘇州府太倉人。嘉靖四十一年 (1562) 進士榜眼,萬曆二十年 (1592) 擔任內閣首輔。「朱鑑塘」為朱鴻謨 (?-1598),字文甫,號鑑塘,山東青州人。隆慶五年 (1571) 進士,官至刑部侍郎。「劉員外」為劉黃裳,字玄子,河南光州人。萬曆十四年 (1586) 登進士,授兵部員外郎,擔任宋應昌的軍前贊畫。曾與李松如援兵朝鮮,取得平壤大捷。
「尤繼先」,陝西榆林人,萬曆年間任延榆綏總兵,萬曆二十一年 (1593) 任鎮守遼東總兵 (萬曆二十二年五月罷官)。據「沈惟敬於臘月廿七日入倭營」,推測此信撰寫的時間為萬曆二十三年 (1595)。史載該年四月,沈惟敬攜明朝敕書至小西行長營中,商議冊封豐臣秀吉之事。信中還提到聽說在丹陽、金壇等縣地,有宦家子弟竟私通豐臣秀吉,想趁倭寇入犯以取得名利。私通之事未必是真,但石星認為必須讓豐臣秀吉知曉,以免他受人誘惑,反而對明朝不利。由「總之,惟要保全朝鮮,計安中國,他人議論可不計矣。」可知石星想要保全朝鮮及中國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