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夏《與倪輔書》
別來又逾年,豈勝懷想。去秋到以坐食招殃,幸而不死。今將欲強加鞭策,而駑駘步驟已定,無可奈何。雖然力之所至,欺心自負,以圖名利。如今之所謂能事者,則不敢也。此缺二方伯,吾兄若不以海鄉見厭,雖奪吾鄉里之惠,固所不恤。昔云,人有所欲,天必從之。或者如區區之渴想,未可知也。海邊偶值便,草草布此,惟情亮。不具。五月望後,辱知大夏頓首。良弼知己年丈先生。
解題
此信寫給「良弼知己年丈先生」,應為倪輔 (1436-?),字良弼,浙江平湖人,與劉大夏同為天順八年 (1464) 進士,合於信中「年丈」稱謂,授吏部主事,累遷湖廣左參政。輔性警悟,善談論,工詩文。正德三年 (1508) 九月,廣西田州泗城土官岑猛反叛,大夏前往平息,後因劉瑾誣陷,入北鎮撫獄,幸賴左都御史屠滽和宰相李東陽相救,改判充軍肅州 (今甘肅酒泉),五年 (1510) 夏,遇赦歸家。本信時間在五月望 (五月十五或十六) 後,應為劉大夏剛獲赦歸家之時。信中「此缺二方伯」之語,或許是劉大夏指所在地尚缺一名行政長官 (方伯為布政使的俗稱),希望在自己家鄉湖南任官的倪輔,到大夏目前居地任官,僅備一說。
此信寫給「良弼知己年丈先生」,應為倪輔 (1436-?),字良弼,浙江平湖人,與劉大夏同為天順八年 (1464) 進士,合於信中「年丈」稱謂,授吏部主事,累遷湖廣左參政。輔性警悟,善談論,工詩文。正德三年 (1508) 九月,廣西田州泗城土官岑猛反叛,大夏前往平息,後因劉瑾誣陷,入北鎮撫獄,幸賴左都御史屠滽和宰相李東陽相救,改判充軍肅州 (今甘肅酒泉),五年 (1510) 夏,遇赦歸家。本信時間在五月望 (五月十五或十六) 後,應為劉大夏剛獲赦歸家之時。信中「此缺二方伯」之語,或許是劉大夏指所在地尚缺一名行政長官 (方伯為布政使的俗稱),希望在自己家鄉湖南任官的倪輔,到大夏目前居地任官,僅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