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穉登《與殷卿書》
一入空山,人事廢絕,幾欲候問起居,無由縮地。近者,長公遠臨,命及作傳之事,茫然無以為對。若門下果有此意,敢不泚筆?慧慶檢藏,期場已畢,須作法事,禮佛謝僧。柰玄旭衣鉢蕭然,乞借片言於永膺諸昆玉。儻獲檀施,即門下功德也。穉登頓首再拜。殷卿先生門下。左長。
解題
此信札寫給「殷卿先生」,為浦士衡,字殷卿,號襟海,江蘇太倉人,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官裕州知州。玄旭上人乃蘇州慧慶寺僧人,王穉登文集中有〈玄旭上人募檢藏疏〉,疏曰:「吳城之西,古阿蘭若,是名慧慶。臨濟真源,有光比丘,謀建大藏」,可知玄旭為臨濟一脈。信中提到「長公」,明人文集中常見以「長公」尊稱行次居長者;此處應為對浦士衡長兄的尊稱。另外,由王穉登〈華永膺齋前雙柏歌〉詩,知札中之「永膺」姓華,江蘇無錫人,活動於萬曆年間。
浦士衡想商請王穉登為撰寫一篇傳文。王穉登當時正在為友人玄旭募款檢藏,故回信請浦士衡布施做功德,才能便宜行事。又信文中有「檢藏期場已畢,須作法事,禮佛謝僧」一句,「檢藏」乃刊刻佛教的經、律、論,用以保存佛陀的教法,在佛教活動上,最後大都會有水陸法會作為結束,「期場」表示這一期法會,整句來說就是刊刻佛教經、律、論的事情完畢,需要水陸法會才能功德圓滿,感謝佛菩薩的加持與眾僧的鼎力相助,這在在都需要施主的財施,所以王穉登藉由浦士衡求文因緣,希望浦士衡向華永膺諸兄弟們,為玄旭的水陸法會佈施錢財。蘇州慧慶寺今已不存,但明清以來,有幾位名人寓居於此,如文徵明的後裔文點,以及清初文人朱彝尊(1703-1704年間租賃了慧慶寺數間禪房)。由此信札,亦可見當時文人、地方官紳與僧人互相依存之關係。
此信札寫給「殷卿先生」,為浦士衡,字殷卿,號襟海,江蘇太倉人,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官裕州知州。玄旭上人乃蘇州慧慶寺僧人,王穉登文集中有〈玄旭上人募檢藏疏〉,疏曰:「吳城之西,古阿蘭若,是名慧慶。臨濟真源,有光比丘,謀建大藏」,可知玄旭為臨濟一脈。信中提到「長公」,明人文集中常見以「長公」尊稱行次居長者;此處應為對浦士衡長兄的尊稱。另外,由王穉登〈華永膺齋前雙柏歌〉詩,知札中之「永膺」姓華,江蘇無錫人,活動於萬曆年間。
浦士衡想商請王穉登為撰寫一篇傳文。王穉登當時正在為友人玄旭募款檢藏,故回信請浦士衡布施做功德,才能便宜行事。又信文中有「檢藏期場已畢,須作法事,禮佛謝僧」一句,「檢藏」乃刊刻佛教的經、律、論,用以保存佛陀的教法,在佛教活動上,最後大都會有水陸法會作為結束,「期場」表示這一期法會,整句來說就是刊刻佛教經、律、論的事情完畢,需要水陸法會才能功德圓滿,感謝佛菩薩的加持與眾僧的鼎力相助,這在在都需要施主的財施,所以王穉登藉由浦士衡求文因緣,希望浦士衡向華永膺諸兄弟們,為玄旭的水陸法會佈施錢財。蘇州慧慶寺今已不存,但明清以來,有幾位名人寓居於此,如文徵明的後裔文點,以及清初文人朱彝尊(1703-1704年間租賃了慧慶寺數間禪房)。由此信札,亦可見當時文人、地方官紳與僧人互相依存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