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隆《與徐益孫書》
昔軒轅升霞,小臣抱遺弓而泣,夫遺弓猶然,矧至真靈人之手蹟哉?吾䣊得之曇師者,雖極寶愛,猶或眡以為常。千秋萬歲後,竟當何如?令南真長史之金書玉札,至今存其什一,又何論黃金千哉?孟孺好道若渴,羹牆大師,則豈獨寶師遺墨,旦莫遇之矣。上清弟子屠隆頓首書。
賞析
屠隆雖不以書名博世,但此小品,用筆精堅,如經生屏息以書。細析底蘊,取法率更,溯源魏晉小楷,結構屬於輕勁一路,左緊右鬆,傾斜度大,字體縱長。並用筆尖書寫,橫畫收筆加重(如:真、何等字)骨力內涵。參以隸書,燕尾捺法(如:之、今等字)使全篇婀娜生姿。行間距離疏潤,與方孝儒風格頗近。(鄭聰明)
解題
此信札未署收信人,從內容判斷,與王世貞信札同樣寫給徐益孫(其人小傳請見王世貞解題),寫於曇陽子仙逝之後(1580年以後)。信札中之「南真長史」為魏華存,字賢安,山東任城人,晉代司徒魏舒之女,相傳授有《黃庭經》。
屠隆說,上古黃帝昇天之時,小臣不得上,唯抱黃帝遺弓而泣。遺弓尚且如此,何況是真靈人之手蹟呢?曇陽子的手蹟,其弟子們雖極寶愛,仍視以為常,但試想經過千秋萬歲後,應當極其珍貴。若晉代魏華存的手跡傳世至今,又何只黃金千兩?徐益孫好道若渴,但追仰前賢,不應只是寶愛先師遺墨而已。後文「旦莫(暮)遇之矣」一句,應指若欲求先師遺墨,或早或晚,終有機會遇到。
屠隆雖不以書名博世,但此小品,用筆精堅,如經生屏息以書。細析底蘊,取法率更,溯源魏晉小楷,結構屬於輕勁一路,左緊右鬆,傾斜度大,字體縱長。並用筆尖書寫,橫畫收筆加重(如:真、何等字)骨力內涵。參以隸書,燕尾捺法(如:之、今等字)使全篇婀娜生姿。行間距離疏潤,與方孝儒風格頗近。(鄭聰明)
此信札未署收信人,從內容判斷,與王世貞信札同樣寫給徐益孫(其人小傳請見王世貞解題),寫於曇陽子仙逝之後(1580年以後)。信札中之「南真長史」為魏華存,字賢安,山東任城人,晉代司徒魏舒之女,相傳授有《黃庭經》。
屠隆說,上古黃帝昇天之時,小臣不得上,唯抱黃帝遺弓而泣。遺弓尚且如此,何況是真靈人之手蹟呢?曇陽子的手蹟,其弟子們雖極寶愛,仍視以為常,但試想經過千秋萬歲後,應當極其珍貴。若晉代魏華存的手跡傳世至今,又何只黃金千兩?徐益孫好道若渴,但追仰前賢,不應只是寶愛先師遺墨而已。後文「旦莫(暮)遇之矣」一句,應指若欲求先師遺墨,或早或晚,終有機會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