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先《與某人書》
兄夙有仙骨,且素辱知己。弟凡有所得即當傾心授之,恐冲舉不早耳,敢吝惜邪?昨不即奉在者為僕吏耳。蓋玄律甚嚴,不可輕泄。所謂遇人不傳祕天寶,妄傳非人泄天道也。雞犬之賤,吏人之愚,與之昇天則可,使聞道則不可,蓋由之者未必知之也。今敬奉上四冊于兄處錄之,僅留一卷,可命一吏于弟處守錄,一日可完。弟平生望成大丹,可就冲舉,賴有此耳。期須未嘗與離且有。此本世不多得,得之者亦未必知之,非兄必不敢吐露肝脂如此,伏唯照諒幸甚。錄畢,仍同兄取原本對讀,必不敢增損一言,且有書外口訣與兄面談之。他日山中有暇,當共此大事也,何如何如?睡起潦草漫言,不肅罪之。
解題
此信札無款,與皇甫汸、朱睦㮮裱為同一手卷,且置於最前。朱與皇甫信札皆寫給李開先,原藏者可能遵循某些文獻脈絡,將三件合為一卷。上海圖書館藏有李開先信札一件,收錄於《上海圖書館藏明代尺牘》(第三冊)一〇五頁,乃寫給同僚鄭曉(1499-1566,號淡泉,官至兵部尚書),時間是李開先為官時期(1529-1542),乃其早年書蹟。從書風來看,本件與上海圖書館藏札面貌雖不完全相同,但仍可信出於一人之手。主要表現在幾個特色上︰首先,書寫者技巧較放逸,結構亦不為常法所限,上圖藏札較細膩,但「賴」、「費」等字仍可看出其強烈個性。其次,書寫者有方折用筆的習慣,兩件在某些部首與結字都很類似,「本」字則如出一轍。相較之下,本件在線質上顯得更為縱放多變,可能與筆毫性質及書寫時的心情有很大關係,且時間上亦有早晚期之分。李開先解官家居二十七年,上圖藏札書於為官任上,本札則已歸田。
再從文獻上分析,本札內容多言「玄律」、「成大丹」、「冲舉」,屬道家活動。李開先交遊圈中有不少道家人士,例如蘇洲(雪簑子)、王綉川。再查考其歸田後所作《閑居集》,亦載有大量關於道家煉丹成仙的文字,例如〈謝客讀石函記感悟〉、〈詠仙學〉、〈譏學仙之失〉、〈聞道後追憶舊事〉等。在〈送王綉川秀才夏月入勞山訪廣陽師〉更寫道,「道成冲舉日,知耳不忘吾」,亦可見李開先對仙道的熱中。綜合上述幾個線索,故訂此作為李開先所書。
此信札無款,與皇甫汸、朱睦㮮裱為同一手卷,且置於最前。朱與皇甫信札皆寫給李開先,原藏者可能遵循某些文獻脈絡,將三件合為一卷。上海圖書館藏有李開先信札一件,收錄於《上海圖書館藏明代尺牘》(第三冊)一〇五頁,乃寫給同僚鄭曉(1499-1566,號淡泉,官至兵部尚書),時間是李開先為官時期(1529-1542),乃其早年書蹟。從書風來看,本件與上海圖書館藏札面貌雖不完全相同,但仍可信出於一人之手。主要表現在幾個特色上︰首先,書寫者技巧較放逸,結構亦不為常法所限,上圖藏札較細膩,但「賴」、「費」等字仍可看出其強烈個性。其次,書寫者有方折用筆的習慣,兩件在某些部首與結字都很類似,「本」字則如出一轍。相較之下,本件在線質上顯得更為縱放多變,可能與筆毫性質及書寫時的心情有很大關係,且時間上亦有早晚期之分。李開先解官家居二十七年,上圖藏札書於為官任上,本札則已歸田。
再從文獻上分析,本札內容多言「玄律」、「成大丹」、「冲舉」,屬道家活動。李開先交遊圈中有不少道家人士,例如蘇洲(雪簑子)、王綉川。再查考其歸田後所作《閑居集》,亦載有大量關於道家煉丹成仙的文字,例如〈謝客讀石函記感悟〉、〈詠仙學〉、〈譏學仙之失〉、〈聞道後追憶舊事〉等。在〈送王綉川秀才夏月入勞山訪廣陽師〉更寫道,「道成冲舉日,知耳不忘吾」,亦可見李開先對仙道的熱中。綜合上述幾個線索,故訂此作為李開先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