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珤《與某人書》
恭聞貴體全安,竊甚忻慰。蒙示書及清製,意思諄諄,愛國忠君,皎然可睹。此誠丈夫之節,持是心,老而不倦。仰思古人,何不可及者哉。又知處鄉人甚善,且時時觀物察理,笑謔放情,足以愈疾除愧。井幹之間,蛙居之不如也。
前日嚴父下書議老母南北事,已奉書上報,未審決如何?繩武藥寄去,今數日待服盡數貼,想當可愈。否則煩再示書,具言病態。張孔敭來,寄帶并刀,領訖。錢廉使子云,嚴父為帶盤躔,近因乃翁陞山東巡撫,彼亦欲回原籍,須得的當人,方可託來。
楊惟立先生近以纂脩,召至史館。傅先生再次言致意,嚴父未及書,煩兄轉達,謹此奉白。前四月十九日,茂陵功始成,一夕為大雹如拳盡壞之。此天災之大者,故告 後短詩,奉和清韻。
水自東流花自芳,長安門外望恆陽。蓬萊山隱千重去,桑梓雲深百丈強。遙憶鳴鸞棲社木,不知飛燕語宮墻。去年今日逢端午,共切青蒲浸酒觴。
聊押韻耳。汜水新選典史,前數日來別,云六月初到任,其人阜城人。五月五日,弟珤頓首再拜。兄先生執事。外,鞋二雙,孟甥舊夏衣二件。
解題
此信未署收信人。信中提及「楊惟立」,為楊守阯 (1436-1512),字惟立,號碧川,浙江寧波人,成化十四年 (1478) 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南京吏部右侍郎,曾掌管兩京翰林院。據信中「楊惟立先生近以纂修,召至史館」語,楊守阯於弘治十年至十六年 (1497-1503) 任《大明會典》副總裁官,故此信應撰於弘治十年 (1497) 端午,內文顯示收信人正居鄉養病,石珤寄上數帖藥,奉上詩作給收信人。信文最末,石珤說汜水 (在今河南省滎陽市) 西北。新選了一位典史,是河北阜城人。
此信未署收信人。信中提及「楊惟立」,為楊守阯 (1436-1512),字惟立,號碧川,浙江寧波人,成化十四年 (1478) 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南京吏部右侍郎,曾掌管兩京翰林院。據信中「楊惟立先生近以纂修,召至史館」語,楊守阯於弘治十年至十六年 (1497-1503) 任《大明會典》副總裁官,故此信應撰於弘治十年 (1497) 端午,內文顯示收信人正居鄉養病,石珤寄上數帖藥,奉上詩作給收信人。信文最末,石珤說汜水 (在今河南省滎陽市) 西北。新選了一位典史,是河北阜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