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先《與翁溥書》
年弟羅洪先頓首拜啟。華山翁老先生年丈執事:奉賀後期,殊抱歉懷,報過其施,益增感悚,謹受其半,惟鑒之。丁糧一事,近日查筭,更有次第。昨有呈請于重菴公者,以府中歲徵實丁,獨吉水用洪武原額,它時縣皆減實在,如是,百八十年,更無一人申訴。而郡公亦無一人覺悟者,則誠冤也。昨得公所抄示者是矣。此豈可據者耶?廬陵原額二十三萬有零,卻不知成丁幾何,今實丁十三萬者,每年減數也;安福原額十一萬,今實丁三萬;永豐原額十四萬,今實在丁四萬五千;永新原額九萬,今實丁二萬。胡為吉水獨載原額以為實丁?即滄翁亦以為宜,然不知何也?均差一節,雙翁所言,亦是愛惜鄉土之情,獨吉水與廬陵、泰和、萬安四縣,路當衝煩,合量減派歲徵派、坐派銀兩,乃明載使司,刊刻里甲定則書冊內。今一切抹摋,似未稱物平施矣。此一事於兄亦有所關,恐不能終守默也,如何?青原之約,初意吉陽公至吉,可以翩聯同論秋糧,內節目與此二事不同。今東泉公南上,諸公或未成行矣。別凟萬萬留意,對使立具。不盡欲言。洪先再頓首。新圖一卷,即敬所公所遺者,謹上覽,幸加裝繕,勞使一星。左空。
鈐印:石蓮居士
解題
此信札寫給「華山翁老先生年丈」,為翁溥,字德宏,浙江諸暨店口人,與羅洪先同登嘉靖八年進士。嘉靖三十年(1551)至三十二年(1553)奉敕巡撫江西,值歲旱大飢,上奏請求賑貸。次年仍大旱,遂議蠲免租稅,改革政務,調節儉約,百姓得以獲益。羅洪先信札中所言諸縣,皆位處江西,故寫信時間當在翁溥巡按江西之時。信札中提及之人名多為當時臺省諸公及羅洪先之好友,如「滄翁」為黃國卿(1511-1562),字君任,號滄溪,廣東揭陽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授浙江溫州推官,嘉靖三十四年(1555)升戶部主事,官至浙江參政。「重菴」為黃宣,字景召,一字重菴,江西金谿人,曾從學於羅洪先。「雙翁」為聶豹(1487-1563),字文蔚,號雙江,江西吉安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授平陽知府,官至兵部尚書,是明代有名的廉吏之一。「吉陽公」為何遷(1501-1574),字益之,號吉陽,湖北安臨人,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官至南京刑部侍郎。﹁東泉公﹂為姚鏌(1465-1538),字英之,號東泉,浙江寧波人,弘治六年(1493)進士,官至左都御史。「敬所公」為王宗沐(1524-1592),字新甫,號敬所,浙江臨海人,嘉靖二十年進士,官至刑部左侍郎。
此信札乃與翁溥商議「丁糧」之事(丁糧乃按人口徵收的稅糧)。羅洪先上書請翁溥清查並精算各省的人口與稅額,由信中所舉各地為例,說明當時各地均有嚴重超收的情況。羅洪先於嘉靖十八年(1539)後即歸鄉里居,未再任官,然而由此信及《羅洪先集》中所收錄諸多與臺省諸公議丁糧之信札,可知他對於國計民生相當關心,這種經世致用的思想,也是陽明學的特色之一。
此信札寫給「華山翁老先生年丈」,為翁溥,字德宏,浙江諸暨店口人,與羅洪先同登嘉靖八年進士。嘉靖三十年(1551)至三十二年(1553)奉敕巡撫江西,值歲旱大飢,上奏請求賑貸。次年仍大旱,遂議蠲免租稅,改革政務,調節儉約,百姓得以獲益。羅洪先信札中所言諸縣,皆位處江西,故寫信時間當在翁溥巡按江西之時。信札中提及之人名多為當時臺省諸公及羅洪先之好友,如「滄翁」為黃國卿(1511-1562),字君任,號滄溪,廣東揭陽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授浙江溫州推官,嘉靖三十四年(1555)升戶部主事,官至浙江參政。「重菴」為黃宣,字景召,一字重菴,江西金谿人,曾從學於羅洪先。「雙翁」為聶豹(1487-1563),字文蔚,號雙江,江西吉安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授平陽知府,官至兵部尚書,是明代有名的廉吏之一。「吉陽公」為何遷(1501-1574),字益之,號吉陽,湖北安臨人,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官至南京刑部侍郎。﹁東泉公﹂為姚鏌(1465-1538),字英之,號東泉,浙江寧波人,弘治六年(1493)進士,官至左都御史。「敬所公」為王宗沐(1524-1592),字新甫,號敬所,浙江臨海人,嘉靖二十年進士,官至刑部左侍郎。
此信札乃與翁溥商議「丁糧」之事(丁糧乃按人口徵收的稅糧)。羅洪先上書請翁溥清查並精算各省的人口與稅額,由信中所舉各地為例,說明當時各地均有嚴重超收的情況。羅洪先於嘉靖十八年(1539)後即歸鄉里居,未再任官,然而由此信及《羅洪先集》中所收錄諸多與臺省諸公議丁糧之信札,可知他對於國計民生相當關心,這種經世致用的思想,也是陽明學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