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澄原《與德嚴(劉亮采)書》
三閱月,始得達維揚。遣人往舊京,促家仲歸,遂留幾日,想後日可以回報。不問來不來,恐解維矣。渡江後,一往金壇弔敝太座師,便可飛帆,無所擔閣。楓江公定須晤之,書柬簏中,歸而簡奉,勿疑為浮沉也。臨行,許定宇有書奉寄,曩遣人時,未及帶回,今奉去。弟遙度至姑蘇時,當在望後,晤言匪承之,媿汗殊甚,前留書札,總藏矣。窮官討債,有煩措處,甚不安。然惟兄知我不以為偽,至于割鏹相贈,弟受之何名?然念惠出仁兄,不欲令施者不遂初意,靦顏,仁兄方靜攝,正不必見接。諸所欲言,傾倒正長,不必亟亟也。吾邑風俗薄,而令君固長厚君子可恃者。仁兄亦須放出撐船肚腸,腳跟不愁不定。若以感慨抑拂,自病非計。遠覓兩罈短水酒,一洗北酒夙腸,方是我輩濁醪本色。何如、何如。六日,弟澄原頓首。德嚴仁兄即我。沖。
解題
此信札寫給「德嚴仁兄」,為劉亮采,字德嚴,浙江平湖人,天啟七年(1627)副貢生,與董其昌、陳繼儒皆友善,惜年僅三十而卒。「楓江公」為陸璉,字茂據,號楓江,江蘇蘇州人,明季兩中武科,甲申後削髮居蓮子峰下,自號了緣道人。「許定宇」其人,據鄭鄤(1594-1639)《峚陽草堂詩文集》中之〈夏日閒居次許定宇韻〉,知許氏應為明末時人,且應為劉亮采之友。
陸澄原於此信札中詳述先前的行程,接著計畫面晤陸璉,陸澄原經過三個月,才到達揚州(維揚)。到達後,馬上派人去南京(舊京)請二哥回來,因此在揚州停留幾日。陸澄原接著還要到金壇弔唁太座師,之後便可迅速前往面見劉亮采,無所耽擱。後文說,等回到蘇州,月中之後可以見面。文末,陸澄原感謝劉亮采惠贈之物,並且慰勉劉亮采應與縣令好生相處,並且「放出撐船肚腸」如此一來,「腳跟不愁不定」。
此信札寫給「德嚴仁兄」,為劉亮采,字德嚴,浙江平湖人,天啟七年(1627)副貢生,與董其昌、陳繼儒皆友善,惜年僅三十而卒。「楓江公」為陸璉,字茂據,號楓江,江蘇蘇州人,明季兩中武科,甲申後削髮居蓮子峰下,自號了緣道人。「許定宇」其人,據鄭鄤(1594-1639)《峚陽草堂詩文集》中之〈夏日閒居次許定宇韻〉,知許氏應為明末時人,且應為劉亮采之友。
陸澄原於此信札中詳述先前的行程,接著計畫面晤陸璉,陸澄原經過三個月,才到達揚州(維揚)。到達後,馬上派人去南京(舊京)請二哥回來,因此在揚州停留幾日。陸澄原接著還要到金壇弔唁太座師,之後便可迅速前往面見劉亮采,無所耽擱。後文說,等回到蘇州,月中之後可以見面。文末,陸澄原感謝劉亮采惠贈之物,並且慰勉劉亮采應與縣令好生相處,並且「放出撐船肚腸」如此一來,「腳跟不愁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