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草書杜甫貽華陽柳少府》16 x 51 cm
繫馬喬木間,問人野寺門。柳侯披衣笑,見我顏色溫。
並坐石下堂,俯視大江奔。火雲洗月露,絕壁上朝暾。
自非曉相訪,觸熱生病根。南方六七月,出入異中原。
老少多暍死,汗逾水漿翻。俊才得之子,筋力不辭煩。
指揮當世事,語及戎馬存。涕淚濺我裳,悲氣排帝閽。
郁陶抱長策,義仗知者論。吾衰臥江漢,但愧識璵璠。
文章一小技,於道未為尊。起予幸斑白,因是托子孫。
俱客古信州,結廬依毀垣。相去四五里,徑微山葉繁。
時危挹佳士,況免軍旅喧。醉從趙女舞,歌鼓秦人盆。
子壯顧我傷,我歡兼淚痕。餘生如過鳥,故里今空村。
山書。
賞析
此件作品,帶有鮮明的章草意趣。人贊之為章草名家,傅山當之無愧。一般對於傅山的草書印象是以連綿草為主,但傅山學習章草的時間很早,也有章草的拓本傳世。古人學習章草,大多以王羲之以來的今草為基礎,這是認識草書基本結構的初階。傅山是文字學家,章草對他而言,也屬於文字學一類的範疇。傅山所抄杜甫詩因篇幅不小,共有二百字,故在畫面書寫的安排上,不採取每行同樣字數的安排,而採取一行字數很多,一行字數很少,襯托出行距,形成疏密錯落的視覺效果,凸顯出章法布局的美感。
解題
傅山抄錄杜甫〈貽華陽柳少府〉,原詩作於大曆元年,杜甫人在夔州。傅山抄此詩兼有贈友、贊友且自況的意味。傅山晚年多次向好幾位友人託孤,展現出他從早年不與新朝合作,倔強不屈的態度,到了晚年轉變為憂慮家族兒孫無枝可依的無奈。
此件作品,帶有鮮明的章草意趣。人贊之為章草名家,傅山當之無愧。一般對於傅山的草書印象是以連綿草為主,但傅山學習章草的時間很早,也有章草的拓本傳世。古人學習章草,大多以王羲之以來的今草為基礎,這是認識草書基本結構的初階。傅山是文字學家,章草對他而言,也屬於文字學一類的範疇。傅山所抄杜甫詩因篇幅不小,共有二百字,故在畫面書寫的安排上,不採取每行同樣字數的安排,而採取一行字數很多,一行字數很少,襯托出行距,形成疏密錯落的視覺效果,凸顯出章法布局的美感。
傅山抄錄杜甫〈貽華陽柳少府〉,原詩作於大曆元年,杜甫人在夔州。傅山抄此詩兼有贈友、贊友且自況的意味。傅山晚年多次向好幾位友人託孤,展現出他從早年不與新朝合作,倔強不屈的態度,到了晚年轉變為憂慮家族兒孫無枝可依的無奈。
-
傅山《行草錄李商隱詩》175 x 47 cm
-
傅山《仲長統樂志論》191 x 48 cm
-
傅山《絳雪花開七絕》175 x 40 cm
-
傅山《行草錄王維詩》166.5 x 42 cm
-
傅山《嗇廬妙翰-莊子》卷 31 x 610.5 cm
-
傅山《草書錄李夢陽詩》193 x 45 cm
-
傅山《草書醉後浪書》197 x 58 cm
-
傅山《與右玄書冊》28 x 15 cm x 38頁
-
傅山《與某人書》17.5 x 17.5 cm x 3頁
-
傅山《蘭花》
-
傅山《幽蘭倚石》24 x 52 cm
-
傅山《王維 積雨輞川莊作》23.5 x 51 cm
-
傅山《奇石圖》24 x 51.5 cm
-
傅山《太原段帖》26 x 12.5 cm x 20頁
- 傅山《行草錄李商隱詩》175 x 47 cm
- 傅山《仲長統樂志論》191 x 48 cm
- 傅山《絳雪花開七絕》175 x 40 cm
- 傅山《行草錄王維詩》166.5 x 42 cm
- 傅山《嗇廬妙翰-莊子》卷 31 x 610.5 cm
- 傅山《草書錄李夢陽詩》193 x 45 cm
- 傅山《草書醉後浪書》197 x 58 cm
- 傅山《與右玄書冊》28 x 15 cm x 38頁
- 傅山《與某人書》17.5 x 17.5 cm x 3頁
- 傅山《蘭花》
- 傅山《幽蘭倚石》24 x 52 cm
- 傅山《王維 積雨輞川莊作》23.5 x 51 cm
- 傅山《奇石圖》24 x 51.5 cm
- 傅山《太原段帖》26 x 12.5 cm x 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