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山房冊》─文士祝賀功臣後裔李言恭新建別業
李言恭(1541-1599),江蘇盱眙人。字惟寅,號秀巖,晚號青蓮居士。明朝開國功臣李文忠八世孫。隆慶二年(1568)充五軍營游擊將軍,萬曆三年(1575)襲爵臨淮侯,萬曆九年(1581)守備南京,掌中軍都督府事。萬曆十四年(1586)總督京營戎政。萬曆朝鮮之役(1592-1598)時,他的兒子李宗城(1560-1623)曾為兵部尚書石星(1537-1599)所薦,擔任使節與日軍談判。萬曆二十七年(1599),李言恭去世,賜少保兼太子太保。錢謙益(1582-1664)《列朝詩集小傳》評價他:「李氏自岐陽父子,已好文墨,親近文士。惟寅沿襲風流,奮跡詞壇,招邀名流,折節寒素,兩都詞人遊客,望走如騖。子宗城,字惟蕃,亦有文好事,東封之役,奉使不終。家于金陵,賦詩結社,徵歌選妓,有承平王孫之風。惟寅詩風氣婉弱,時有韻致。」有《貝葉齋稿》、《青蓮閣集》,《游燕集》、《楚游集》,另有介紹日本風土的《日本考》。
明代著名學者與藏書家胡應麟(元瑞,1551-1602),乃李言恭之至交。胡應麟與李言恭相識多年,兩人時相過從,《少室山房集》中可見許多題贈李言恭的詩文。應麟曾自言:「余與惟寅交,總角迨今逾三十載,人謂知惟寅者世莫余若,而余亦謬自謂能知惟寅。」「總角」指八九歲到十三四歲的少年,可知兩人由少年時期相識,交遊超過三十年。王世貞(1526-1590)〈胡元瑞傳〉中描寫了兩人結識的經過:「臨淮小侯李惟寅慕元瑞甚,使客簒而致之,為上賓,旬日不聽出,惟寅用是亦以詩名。」可見兩人互相傾慕如此。
胡應麟詩〈再别惟寅十絶句〉寫於某次與李言恭分別之時,詩云:「三十年來擊筑場,白頭相對又河梁。雙龍莫訝經離合,滿目飛雲是太行。」其二云:「千里行歌出薊門,何年同住杏花村。衰楊古馹盧溝道,歌到驪駒各斷魂。」詩其二後,胡應麟自注:「余擬卜居秣陵與惟寅相晨夕」,他心想,此次遠遊歸來,想要在南京住下,與李言恭朝夕相從,可知兩人交情至篤。
李言恭之傳記資料中指出其撰有詩文集《游燕集》、《楚游集》、《貝葉齋稿》、《青蓮閣集》。時至今日,《貝葉齋稿》、《青蓮閣集》尚可得見,然《游燕集》、《楚游集》似已佚失。胡應麟曾為撰〈李臨淮青蓮貝葉二藁序〉,序中云:「惟寅故歧陽冢嫡,髫鬌從尊大人楚游,白雪山房一編,海内喁喁,亟稱寡和。」此句中之「白雪山房」似即指《楚游》一集,尚待確考。萬曆九年(1581),李言恭守備南京後,營建山房,其中之「白雪齋」,知名於當時。
「白雪齋」或即「貝葉齋」,王世懋(1536-1588)為李言恭作〈貝葉齋稿序〉,文中云:「惟寅貝葉齋,一曰白雪齋」,乃因李言恭晚年奉佛,故改之。再對照胡應麟所作〈題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其中景致未有「白雪齋」,惟存「貝葉齋」。組詩中〈青霞館〉詩云:「朝吟白雪齋,暮憇青霞館。羲皇以上人,脚赤髮仍散。」此處指出「白雪齋」為李言恭與文人雅士吟詠之處,或許即是貝葉齋之舊名。
《題白雪山房詩冊》共錄文彭、安紹芳、沈淵、李維禎、許國、黎民表、商為正、鄧欽文、胡應麟、胡僖、陳思育、朱宗吉、俞汝為、勞遜志、張祥鳶、楊俊卿、陳時伸、高文炳、宋存德、武尚耕、王升、王弘誨、丘齊雲、李盛春、柏孟堅、胡涍、康從理、張揚美、張道、梁孜、梁繼志、喻均、彭若果、童珮、楊汝允、趙志皋、潘光統、戴記三十八位文士題詠。其中的黎民表,被王世貞選為「續五子」,曾任南京兵部員外。《靜志居詩話》中有一段文字值得參看:「其在都下,偕龍遊童佩子鳴、永嘉康從理裕卿、江陰鄧欽文徵甫、武陵陳思育仁甫、新城沈淵子靜、南昌楊汝允懋功、靖江朱正初在明、麻城邱齊雲汝謙、盱眙李言恭惟寅、無錫安紹芳茂卿、蘭溪胡應麟元瑞、壽州朱宗吉汝修凡一十三人,為西山之遊。縉紳韋布,各參其半,匪徒好事,洵勝引也。」這段文字中提及的文士,除了「朱正初」以外,都在「白雪山房」題詠之列,可知此題詠冊文人群體之地緣性質。
文 彭、安紹芳、沈 淵、李維禎、許 國、黎民表、商為正、鄧欽文、胡應麟、胡 僖、陳思育、朱宗吉、俞汝為、勞遜志、
張祥鳶、楊俊卿、陳時伸、高文炳、宋存德、王穉登、武尚耕、王 升、王弘誨、丘齊雲、李盛春、柏孟堅、胡 涍、康從理、
張 道、梁 孜、梁繼志、喻 均、彭若果、童 珮、楊汝允、趙志皋、潘光統、戴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