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履祥 / Zhang Luxiang
張履祥(1611-1674),浙江桐鄉人,字考夫,號念芝,學者稱為惕園先生。履試不中,後專意二程(程顥,程頤)、朱子,一生潛心於義理之學,以為「讀書所以明理,明理所以適用」,提倡經世致用之學。1645年,清軍攻入杭州,劉宗周絕食二十三日而死,張履祥聞知痛哭。隨後,他和徐敬可、何商隱等人加入呂留良反清復明的行列。順治四年(1647)後他與徐、何等人決心終身隱居,以教書、務農為生。張履祥立身端直,律己極嚴,勤勞儉樸,終生布衣蔬食,從不奢侈放誕。熱心社會公益,雖拒不與清廷合作,然有關鄉梓利弊興革者無不日夜縈懷,勉力成事。順治年間,浙北水旱頻仍,憫災民淒苦,痛農政失修,多次托人上書當局治水未成,乃致函崇德曹射侯,縱論水利問題,建議分崇德桐鄉、嘉興海鹽和海寧三區,全局策劃,分批疏濬河道,以保無旱澇之患。有《楊園先生全集》。張履祥在隱居期間,閱讀了刊刻於崇禎末年的《農書》,他將自己務農的經驗補入,完成了《補農書》。這是一本介紹中國南方稻區種植技術的專業書籍,內容包括水稻、蠶桑和家畜飼養等等。它也較早地介紹了小麥移栽的技術,以及種植經濟作物的經營方式。
張履祥是清初理學轉向的先行者之一,對於學風的改變有所推動。他不但是清初提倡「尊朱辟王」的先驅,也是提出「踐履篤實」的民間理學代表,為劉宗周的重要弟子,與黃宗羲、陳确並稱為蕺山門下三杰,但因三人思想其實差距甚大,所以分別代表蕺山學派的三個分化方向。在儒史上,他是少數重視並且親自經歷農耕的人,他特別重視耕讀的結合,認為既要認真於農業生產,也要認真讀書,二者並無矛盾,因為勞動需要智慧。對於勞動在人的道德養成中的意義也更加明確,他通過自己的實踐,提出「耕讀相兼」的思想,不但「傳道」而且「踐道」,經由實踐而不是只是空談。他並十分重視財務管理,認為地主與佃戶、雇工的財務關係處理好,雙方必能互惠,獲得更多的利益。其思想,對於嘉興、湖州一帶的社會文化影響極大,這也是張履祥成為鄉賢併入祀孔廟的原因。他從布衣寒士到孔門聖賢,由凡入聖,這是他的個人魅力所在,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