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祚 / Wu Xingzuo
吳興祚(1632-1698),浙江紹興人。字伯成,號留村,漢軍正紅旗人。父吳執忠,為禮親王代善幕僚,官頭等護衛。順治七年(1650),吳興祚以貢生授江西萍鄉知縣。時金聲桓(?-1649)叛變,江西郡縣多被占領,只有萍鄉因早有戰備而能保全。後坐事罷官,旋以守禦功復官,授山西大寧知縣。
討平地方叛亂
順治十八年(1661),遷山東沂州知州。境內白蓮教嘯聚為患,興祚發出諭令遣散他們。復坐事,於康熙二年(1663)降補無錫知縣。任內清丈全縣田畝,編號繪圖。縣徭役不均,興祚以入官田征租雇役,民害得除。遇災則賑濟施粥。八旗兵駐防蘇州,興祚請於領兵固山,單騎彈壓。偶有兵士偷取百姓所養的雞,立笞之,兵士皆奉約束。塘溢,兵不得渡,立竹於塘旁,懸燈以為識,騎行如坦途。康熙十三年(1674),後因為漕運總督帥顏保薦,吳興祚越級被提拔為福建按察使。當時福建有一個名叫朱統錩的人,號稱明朝皇族後裔,耿精忠私自授他為敉遠將軍。康熙十五年(1676)耿精忠再次降清之後,朱統錩自稱「宜春王」,佔據貴溪為亂。吳興祚率領輕騎到達光澤,收撫他的大將陳龍等,並且派遣降將陽自歸為內應,令陳龍為嚮導率領大軍殺入,朱統錩的大將馮珩等人將他捆綁,率兵三千投降清朝。
協防台海,擊敗鄭經勢力
康熙十七年(1678),吳興祚升為福建巡撫,當時鄭經(1642-1681)盤踞臺灣,派遣他的驍將劉國軒等人攻陷漳州、泉州管轄的州縣,又圍困泉州。吳興祚率兵馬自興化前去救援,親自率領中路與敵軍作戰,自偏僻的小路趕赴白鴿嶺關口,斬級六百,墮岸溺水而死的人非常多。敵軍敗走,吳興祚追趕殘軍直到嶺頭灣,攻克永春、德化二縣。
劉國軒自泉州敗走,以數百艘巨艦出沒於赤嶼、黃崎等處。吳興祚派遣總兵林賢等人統率水師出海,分三路夾攻劉國軒,焚毀了敵艦六十多艘,俘斬六千多人。上書向朝廷奏捷,並說:「鄭氏逆賊逼犯漳、泉等地,大軍由陸路進發,進軍非常困難。臣之前招募水兵,一戰即破賊,但兵力還是稍稍微薄,所以沒有輕取廈門。若再得水師二萬人,再添造戰船,就可直搗鄭軍巢穴。」康熙下詔准許他的建議。
康熙十八年(1679),劉國軒率兵二千到了郭塘、歐溪頭,想要切斷江東橋以犯長泰,吳興祚與都統吉勒塔布、總督姚啟聖合軍將劉國軒擊走。吳興祚遣驛傳道王國泰等招降鄭經的大將蔡沖琱、林忠等三百八十五人,士兵一萬二千五百人,遷走了難民一千二百人,並取得戰船六十七艘。因軍功進位正一品。
康熙十九年(1680),吳興祚上疏說:「鄭經盤踞廈門,沿海生靈都受其荼毒。臣去年冬天新造了戰船,水師提督萬正色分配將士,自閩安出發去海中操練。等到舊的戰船修葺完整,江南炮手齊集之後,就馬上乘機進取廈門。」二月,萬正色的大軍進至海壇,吳興祚自泉州與甯海將軍拉哈達、總兵王英等人一起去同安,攻克了汭洲、潯尾等關隘。進而渡海作戰,拉哈達出中路,王英出右路,吳興祚出左路,與鄭軍大戰之後擊潰了鄭軍,攻克了廈門。當時萬正色已攻取海壇,招降了鄭經的將領朱天貴等,又遣兵攻取金門,殘餘兵卒全都跑到臺灣。康熙帝聽聞捷報之後,下詔嘉獎。
總督兩廣
康熙二十年(1681年),吳興祚又被提升為兩廣總督。吳興祚剛剛上任,就上書說尚之信在廣東橫征苛斂,廣東人民受其害數十年。鹽埠、渡稅、稅總店、漁課等要害,全都上奏請求免除。自從清廷遷界禁海的命令下達之後,廣東沿海的居民大多失業,吳興祚上書請求開海,讓人民捕采耕種。康熙派遣尚書杜臻、內閣學士石柱前去與吳興祚一起巡曆規劃,廣東兵民都得到了好處。隨後他又說潮州的海域非常大,商民往來貿易之時,怕有小人藏匿起來,應令澄海協達濠營水汛官兵的船隻改歸南澳水師管轄,與碣石鎮互相聯絡,巡防外海的島嶼,康熙下令准許他的建議。康熙三十一年(1692),授歸化城右翼漢軍副都統,復坐事鐫秩。三十五年(1696),上征噶爾丹,命自呼坦和碩至寧夏安十三塘,興祚願效力坐沙克舒爾塘,未幾,復原秩。三十六年(1697),卒。興祚為政持大體,除煩苛,卒後遠近戴之。歷官之地,並籲祀名宦。
引領清初嶺南昆曲的勃興
吳興祚文武雙全,秦松齡撰狀云:「書學顏尚書、楊少師,得意揎袖揮灑,旁若無人。」工詩文,擅音律。著作有《宋元詩聲律選》、《史遷句解》、《粵東輿圖》、《留村詞》等。並審定《古文觀止》,且作序文。吳興祚好結交海內名士,暇則詩文觴詠,往往傾囊篋贈之。所得祿賜盡以養戰士,在廣州時,曾散萬金於族屬,以故常困乏。他所到之處,皆廣招文人雅士組建幕府,影響了當地的文化。嚴迪昌認為,「吳興祚梁溪任上,以至後來為閩撫、為粵督,幕下多詞人,是溝通吳、越及嶺南詞風的一個媒介人物」。吳興祚任無錫知縣時,曾「為文酒之會,五邑同人大集惠山,極一時歌舞嬉游之樂」,並邀請昆曲戲班參與盛會,將無錫的昆曲文化推向高峰。吳興祚擢升兩廣總督後,在肇慶總督府修建紅樓、文來閣、錫祉堂、運籌堂等亭台廳堂,在其中賞戲聽曲。为了聆听纯正昆曲,吳興祚組建了好幾支家班,特地从江南重金購求伶人,並禮聘江南名伶至嶺南總督府傳授曲藝。不僅如此,他還邀請江南傳奇作家至幕府撰寫新劇本,如萬樹、金烺、來集之、吳秉鈞、吳棠禎叔侄,呂守齋、呂藥庵、夏寧枚等大批江南才子皆受邀入幕。
參考資料:
朱麗霞:〈江南與嶺南:吳興祚幕府與清初昆曲〉,《文學評論》第二期,2014年。
- 《吳興祚印》出處 :《草書七絕》
- 《留村》出處 :《草書七絕》
- 《游情翰墨》出處 :《草書七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