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華 / Li Rihua

李日華 / Li Rihua

1565-1635
小傳

      李日華(1565-1635),浙江嘉興人,字君實,一字九疑,號竹懶。幼依外伯父周履靖,及長學《詩》於陳繼儒。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時年二十八歲。授九江府推官。歷任海州佐貳副官、西華知縣、南京禮部主事。李日華任瑞昌縣令時,縣內馬匹的價格很貴,李日華請有司每歲減銀三百兩,百姓德之。轉任西華知縣時,瀕河王家口處有淹水之患,李日華立堤防以御之。萬曆三十二年(1604)上《乞養陳情疏》,開始長達二十餘年的歸隱生活。歸隱後在家讀書授課,收藏書畫,訪友問道。天啟三年(1623),參修《神光兩朝實錄》,天啟四年(1624),參修《嘉興縣誌》。崇禎元年(1628),時局稍為清明,北上京都述職,向朝廷奏陳革新政事,旋致仕。

  治學樸實,才藝多元,對八股製業、詩文曲賦、史誌官制、佛道史籍甚至律曆之學皆有研究,世稱博物君子。工書畫,師法對象、繪畫主題到表現手法,均為文人繪畫美學之展現。性嗜茶,精品嚐。著作甚富,詞旨清雋,有《恬致堂集》、《味水軒日記》等。

與利瑪竇深度對談

  萬曆二十五年(1597),李日華在南昌會見利瑪竇,深入對談,並賞玩中國異物及義大利精裝書。賦〈贈大西國高士利瑪竇〉詩一首:「雲海盪朝日,乘風弄紫霞。西來六萬里,東泛一孤槎。浮世原如寄,幽棲到處家。那堪作歸夢,春色任天涯」。

《味水軒日記》中的畫論與史料

  李日華精鑒賞、富收藏,《味水軒日記》八卷是其藝術品鑑實錄。此書著錄書畫題跋,分析構圖法度;說明唐宋繪畫與元代文人畫各自的優點;提出「形、勢、韻、性」為評論軸心,再細究其佈置造景、筆法墨色、林石等項目;強調畫家的文化教養與學識能提升作品的內涵。除此之外,李日華與當代江南文士的交遊活動非常活絡,日記多述與文人墨客、釋子羽流、收藏世家、書畫大賈交遊事,兼及民瘼、賦稅、倭寇騷海事,可補史料之闕。

李日華與戲曲 

  李日華的戲曲活動最為人熟知的是改編王實甫《北西廂》,作《南調西廂記》。嘉靖(1522-1566)年間隨著北曲式微,南曲興盛,《北西廂》的北曲體制不適於南曲搬演,崔時佩、李日華、陸采、王百戶等人分別改編《北西廂》為南曲體制。諸改編本中,李日華改本傳播最廣。李改本維持原作基本情節,務求雅俗共賞,符合南曲場上演出需求。彌縫劇情罅隙,使之合理化;均腳色之勞逸,讓生旦丑貼都有發揮藝業的空間;鎔鑄《北西廂》曲文,保留原作詞采之精妙。另有《四景記》傳奇,佚。 (黃婉儀博士)

李日華與「恬致堂」

      恬致堂為李日華宅第,位於嘉興春波門外,崇禎年間,李日華具疏乞歸,時崇禎帝稱其孝思「恬致可嘉」,因以名堂。後築六研齋、紫桃軒、味水軒、鶴夢軒等,作為收藏書畫之所。(道光《嘉興府志》卷五)

李日華與茶

飲茶的性靈之道

    李日華是明代重要的茶事專家,熟悉江南諸茶品、水品、並精於制茶之法。他對品茶的環境要求很高,尤其強調飲茶的性靈之道。他說:「潔一室橫榻陳几其中,爐香茗甌,蕭然不雜他物,但獨坐凝想,自然有清靈之氣來集我身,清靈之氣集,則世界惡濁之氣,亦從此中漸漸消去。」他所設計的茶寮,以爐香茗甌為主,環境簡潔、單純,主要是藉助茶之清靈,使人沉靜下來。他在《六研齋筆記》中也說:「茶以芳冽洗神,非讀書談道,不宜褻用。然非真正契道之士,茶之韻味,亦未易評量。」再次強調飲茶提升人之性靈,真正的茶人乃契道之士。

《運泉約》

    李日華對水品極為講究,他希望能常備有「天下第二泉」的惠山泉來煮茶,但限於財力,於是他發起「運泉約」活動,與講究茶道的朋友們集資雇人運送惠泉,從無錫惠山到嘉興,月運一次。李日華《運泉約》說:「…然而搜奇鍊句,液瀝易枯;滌滯洗蒙,茗泉不廢。月團三百,喜拆魚緘;槐火一篝,驚翻蟹眼。」他認為好水煮茶,能洗滌文人因搜索枯腸創作的塵勞,只要月繳團費,就能達成。雖然集資運水能降低水價,但依舊非一般百姓所能負擔,但李日華卻認為「凡吾清士」應「咸赴嘉盟」;可見對嗜茶的人來說,用好水煮茶是多麼重要的事。


心契茶法、僧人贈茶

    李日華心契茶法,有篇〈焙茶法與廬山僧〉文,更是茶史上的重要文獻。據載:「茶以槐燧石泉為勝,而以火前摘者為上品。然匡廬高寒,巖壑幽絕,茶候稍晚,當以穀雨前後,芽蘗可摘。…」表示以槐木燧石取火,茶以現摘現焙為上品等。另外,李日華也常與僧人往來互動,他曾記載普陀老僧送他小白巖茶,葉有白茸,淪之無色,但飲之徐覺涼透心腑。他也寫〈贈白朗上人〉詩云:「一雨山初霽,千巖梅未花。風微湖浪細,煙淡竹枝斜。山僧念宿昔,勸我入煙霞。拱手謝君去,再來應焙茶。」李日華心性高潔、風神瀟灑,但卻無出世之念,茶之溫熱,成了他的精神依託。 

茶熟香溫且自看

    李日華《題畫》茶詩云:「霜落蒹葭水國寒,浪花雲影上漁竿。畫成未擬將人去,茶熟香溫且自看。」深秋蒹葭蒼蒼,漁人岸邊垂釣,浪花、天光雲影映照漁竿,畫作雖已完成,卻不願離去,一杯茶正香溫,畫家悠閒的觀賞眼前靜好光景。「茶熟香溫且自看」詩句,不少畫家當作題款,也有不少篆刻家以之為印,如揚州八怪之一的邊壽民、清代西泠四家之一的黃易。黃易不僅刻章,還撰刻百餘字跋文,專門介紹李日華其人其詩,為此印平添不少藝術趣味。(郭淑玲博士)

參考資料:李丹文:《李日華年譜》,上海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1年。

相關連結:李日華的旅遊路線圖(資料來源:巫仁恕提供。圖說重製:王怡蓁、張語辰)

繼續閱讀
  • 《李日華印》
    《李日華印》
    出處 :《與石夢飛書》
  • 《君實》
    《君實》
    出處 :《與石夢飛書》
  • 《李日華印》
    《李日華印》
    出處 : 《書李昱題鍾馗移家圖詩》
  • 《君實》
    《君實》
    出處 : 《書李昱題鍾馗移家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