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星 / Shi Xing
石星(1538-1599),山東東明人,字拱辰,號東泉,嘉靖三十八年 (1559) 進士,擢吏科給事中。隆慶二年(1568),上疏諫帝勤政講學、廣納建議,被廷杖六十,數次瀕死,罷黜為民。由此事件可以看出石星敢做敢為,直言不屈的性格。《明實錄》記載:「前给事中石星以愚戆(憨直)獲譴」。他歸鄉里居時,好修身、有清譽。
歷任兵部、戶部、工部,練達諸事
石星賦閒家居五年,於萬曆元年(1573)起故官,晉兵部侍郎。萬曆十五年(1587)二月,因總督陵工的工部尚書楊兆病故,石星被任命為工部尚書代理總督,全權負責定陵修建事宜,此間他針對黃河和京杭運河的治理問題都提出了確實可行的建議。十八年(1590)改户部,見國庫空虛,遂提出十四條建議,令九邊督撫遵行,使國庫支出減少。次年,因邊疆多故,改兵部尚書。萬曆二十年(1592)二月,寧夏哱拜叛亂,薊遼晉豫混亂、撫臣被殺,石星命諸司平定寧夏,鍳於薊遼總督魏學曾權輕,向皇帝請求尚方寶劍,十日後即傳來捷報,總督魏學曾恢復河西四十七堡,只有寧夏鎮遲不能復,石星便調副將麻貴馳援,又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進行圍剿。
石星力主出兵援朝
萬曆二十年四月,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朝鮮向明朝求援。在東西兩方戰事方興之狀況下,石星居中調度,運籌帷幄。於萬曆二十年(1592)九月平寧夏,接著全力處理朝鮮戰事。
專研中朝關係史的孫衛國教授發堀了許多當時的朝鮮文獻,其中朝鮮請兵陳奏使鄭昆壽(1538-1602)於萬曆二十年(1592)八月前往北京向明朝請兵。其《行狀》中記載道:「公即呈文禮部,乞免上、下馬宴,且請速打發兵馬,以拯小邦之急。又呈文兵部,申請益切。又詣兵部尚書石星前,痛哭哀籲,悲不自勝。尚書感動,亦泣下沾襟。謂人曰:朝鮮請兵使臣,至誠哀痛,雖秦庭七日之哭,蔑以加矣。」鄭昆壽在京四十二日,每日都與石星聯繫,請求儘早出兵。石星受到他的至誠感動,加上透過使者沈惟敬了解朝鮮戰情後,決定出兵。
石星隨即批准朝鮮購買原本被禁止販售的火藥、弓角等火器,以加強朝鮮現有的戰力。當時寧夏之役未平,他提議先派遼兵兩萬前往朝鮮。但朝中反對出兵之人甚多,石星多方斡旋,甚至打算親自率兵東征。十月初十日,朝鮮使臣獲知:「石尚書題本,請身自東征,雖不准許,辭直義壯,可以想見其人。」寧夏之亂平定後,石星即刻將軍隊調往遼東戰場。
平壤大捷與封貢和談
萬曆二十一年(1593)正月,提督李如松率明軍大敗小西行長,取得平壤大捷,日軍如潮水般潰退南撤。不久,李如松在碧蹄館之役中進攻受挫,戰事轉入相持階段。加上糧餉不繼,軍中疾疫頻傳,石星力主封貢和談。
沈惟敬受命三入日營,與小西行長、西笑承兌等多次會談。萬曆二十一年四月宋應昌派謝用梓、徐一貫假稱明使團,前往名護屋拜見豐臣秀吉。豐臣秀吉提出《大明日本和平條件》七項。萬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日本派內藤如安(小西飛)前往北京,他信口答應明朝和談的三項條款,與豐臣秀吉之七項,風馬牛不相及。兩國使節卻互相欺瞞。隨後,明派冊封使前往日本,在釜山滯留數月,正使李宗誠逃歸,由副使楊方亨取代,沈惟敬充任副使。宣讀詔書之時,豐臣秀吉才驚覺他的要求完全未能滿足,當即發飆,驅逐明使,封貢失敗。
史料中有沈惟敬「七事已曾暗許」之說,認為沈惟敬擅自答應了豐臣秀吉要求的七項和平條件,欺瞞明朝。時人周孔教上疏彈劾石星,稱他「乃信沈惟敬之邪說,許七事而講墮倭術中」,明朝冊封楊方亨在冊封失敗後向萬曆皇帝報告時,也認為石星和沈惟敬「欺瞞」了皇帝。萬曆二十四年(1596)九月初二日封貢前後,三國對於朝鮮王子赴日為人質之事始終無法取得共識,冊封於是失敗。戰事再起,石星被奪職,之後病死獄中,享年六十二歲。
朝鮮君臣感謝石星出兵援救
在戰事初期,明朝君臣曾對是否出兵援朝有很大的爭議。石星全力支持出兵援朝,故朝鮮君臣們都非常感激石星,他們知道如果沒有石星的支持,明朝很可能不會出兵,因而對石星充滿感激之情。
鄒元標撰〈石星傳〉,評論道:「石司馬歷事三朝,四十年諤諤蹇蹇,削平寧夏,功苦功高矣!」朝鮮國王感念石星拯救之功,為之深惜。石星擅長審時度勢,他曾任戶部尚書管理國庫,應已察覺第二次朝鮮之役時,明朝財政上已苦於負荷龐大的遠征經費,假若冊封一事能夠成功,明朝或許可以保留軍力、財力以扺擋萬曆朝後期興起的後金勢力,也許明亡清興的歷史會被改寫,亦未可知。
朝鮮君臣供奉石星於武烈祠
萬曆朝鮮之役結束後,朝鮮君臣將石星視作明朝「再造藩邦」的功臣之一,在平壤建「武烈祠」,特派畫師繪製明朝兵部尚書石星、指揮平壤戰役的提督李如松、總兵楊元、李如柏、張世爵五人的畫像,掛在祠堂內春秋祭祀。朝鮮史家編造石星的各種傳說,甚至認為石星之所以如此盡心力主援朝,乃是為了「報答」朝鮮通譯洪純彥解救其繼室之恩;又曰清朝入主中原後,其子東去朝鮮,並在朝鮮生活繁衍下去。實際上都查無實據,只是傳說而已。
延伸閱讀:
孫衛國:《朝鮮史料視野下的石星及其後人事跡略考》,《古代文明》2012年第4期。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