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華 / Wu Wenhua
吳文華(1521-1598),福建連江人。字子彬,號小江,晚年更號容所。吳文華十七歲補諸生,即為福建提學副使田汝成(1503-1557,嘉靖十一年任)所器重。嘉靖三十五年中(1556)進士,時年三十六歲。
輪調中央地方各種官職,能文能武
吳文華初任南京兵部車駕清吏司主事,不久,升遷兵部武庫清吏司署郎中。他辦事不推諉,敢於承擔風險。當時各地藩王赴京,路過南京,隨從人員乘機騷擾人民,文華調查核實後,下令通緝隨從,使隨從不敢妄為。文華秉公執法,不避權貴,博得朝野稱讚。嘉靖四十二年(1563),擢升為湖廣按察司提學僉事,領提學道。後任四川參議,參與嘉靖四十五年(1566)雲南巡撫呂光洵討平土官鳳繼祖的戰役。鳳繼祖叛亂後逃入四川,雲南四川兩省欲連合誅之,卻連歲不能得,之後採用吳文華的建議,鳳繼祖乃就擒。
萬曆皇帝認證的天下超群人物之首
萬曆元年(1573)萬曆皇帝即位,下詔表彰天下施政成績超群人物二十五人,文華名列榜首。萬曆三年(1575年)晉升為右副都御史,巡撫廣西。時廣西旱情嚴重,地方官橫徵暴斂,民怨沸騰,瑤民騷亂。文華到任後,便請賑恤,募墾荒,核田賦,均驛傳,然後著手整頓兵戎,加強士卒訓練,不到一年,先後平定南鄉、陸平、周塘、板寨諸瑤。五指、白冒諸侗,招撫民眾二萬餘人,建堡二十一座,墾荒兩萬餘畝,廣西混亂的局面得到控制。
萬曆四年(1576),柳州北山叛亂,文華遣將平定,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乘叛眾懈怠時,連破七十餘寨,斬首四千餘級。是役,文華所率兵不及一萬,花費不逾千金,竟能以少勝眾,立下大功。萬曆十一年 (1583)總督兩廣,屢有平亂之功,其最著名的如平樂營兵叛變,以及粵西懷集猺人首領嚴秀珠之亂,吳文華率軍斬賊首千餘級,二戰皆取得大捷。同時,有不少倭奴流聚海上,吳文華發舟師與戰。其後又平定海南地區黎人的叛亂。萬曆十三年(1585)春。廣東大水,淹沒廬舍,文華親率小艇救渡落水百姓,並下令開倉發粟,賑濟災民。又上疏朝廷,請求留餘金七萬餘兩,以備隨時賑濟。由是兩廣社會日趨安定。萬曆十五年(1587)初,文華升任南京工部尚書,離任之日,粵人建生祠以祀,並在高岩上刻記其功。大學士葉向高贊他「功垂社稷,澤被四陲」。數月後改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上書朝廷,疏陳六事:練兵、葺械、選鋒、修城、重權、嚴管,並極力加以振刷,使禁軍的軍容、軍紀、軍風大為改觀。萬曆十八年(1590),文華奏劾太監張鯨劣跡,皇上不納,文華「引疾乞休」。致仕後家居十年而卒,贈太子少保,諡襄惠。著有《濟美堂集》。綜觀他的一生,其於改土歸流,實在戰功彪炳。他為官勤於王事,忠於職守,嚴禁貪暴,推薦人才,勸農種桑,修復水利,人譽之「貞勤忠亮」。
吳文華協助利瑪竇在廣東肇慶居住、傳教
萬曆十一年(1583),利瑪竇與羅明堅神父獲准入居廣東肇慶,此時郭應聘擔任兩廣總督,該年年底,吳文華接手兩廣總督一職,他對利瑪竇也很友善。由於郭應聘、吳文華、知府王泮、鄭一麟等人的協助,利瑪竇等人在肇慶建造「仙花寺」。利瑪竇居住肇慶六年,期間繪製了並非以中國為世界中心的精美世界地圖《輿地山海全圖》,並加以刻印發行。羅明堅的傳教著作《問答集》也在這一時期被利瑪竇翻譯成中文。利瑪竇還製造出中國第一個自鳴鐘,並將自鳴鐘的技術傳給中國人。
延伸閱讀:
吳文華平定粵西諸猺事蹟可參考汪森:《粤西叢載》卷三十。
- 《吳文華子彬父》出處 :《行草七律》
- 《兩部尚書》出處 :《行草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