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懷 / Yu Huai
- 稱號:《板橋雜記》作者
余懷(1617-1696),原籍福建莆田人,生於江蘇南京,寓於南京。字澹心,一字無懷,號廣霞,又號曼翁,別號曼持老人。清初詩人。其家為閩中書香門第,一生未曾應試、入仕。少年時熟讀經史,學識淵博,有匡世之志,文名震南都。
南京風流領袖
余懷曾遊學南京國子監,與同時期的杜濬(1611-1687)、白夢鼐齊名,時稱「魚肚白」(余、杜、白)。當時任南京國子監司業的吳偉業很欣常這位少年才俊,曾贈一闕詞《滿江紅‧贈南中余澹心》給余懷,詞云:「綠草郊原,此少俊、風流如畫。盡行樂、溪山佳處,舞亭歌榭。石子岡頭聞奏伎,瓦官閣外看盤馬。問後生、領袖復誰人,如卿者?雞籠館,青溪社,西園飲,東堂射。捉松枝麈尾,做些聲價。賭墅好尋王武子,論書不減蕭思話。聽清談、逼人來,從天下。」崇禎十三年(1640)、十四年(1641)時,曾任明南京兵部尚書的范景文(1587-1644)邀余懷入其幕府,負責接待四方賓客並掌管文書。崇禎十五年(1642),復社在蘇州虎丘召開大會。由鄭元勛(1603-1644)、李雯(1607-1647)主盟。龔鼎孳(1616-1673)、方以智(1611-1671)、鄧漢儀(1617-1689)等復社名流均與會,余懷也參加了本次虎丘盛會。
南明弘光朝成立後,南京成了黨爭的中心,以馬士英、阮大鋮為首的勢力傾軋東林與復社人士,余懷反對馬、阮政權,更四處奔走營救周鑣、雷演祚等人,自己也受到牽連,陷入危險。清軍攻破南京後,余懷破家出逃,一度避難至浙中,之後多次來往南京、蘇州、嘉興一帶,以遊覽為名,聯絡志同道合者。康熙初年,復明希望破滅後,余懷退隱吳門(江蘇蘇州),漫遊支硎、靈巖之間,徵歌選曲,以賣文為生。他其詩中多寫景咏物懷古之作,但內容、風格在明亡前後有所不同,前期詩多表現閑情逸趣,詩風輕俊流美;後期詩代表作為《咏懷古跡》七絕三十首,歷數南京名勝,撫今追昔,感慨深沈。亦工書。
《板橋雜記》道盡晚明繁華
余懷所作筆記《板橋雜記》雖記載狹邪之事,但實為以當年繁華,對比興亡盛衰之作。共分三卷,上卷雅游,中卷麗品,下卷軼事。中卷麗品以濃彩重墨書寫尹春、李十娘、顧媚、董白、寇湄、李香等明末青樓女子。諸姬雅嗜琴棋書畫,不惟技藝不凡,才識更有過人者。形象豐富多彩,推崇亂世中名士與名妓的情藝生活,凝鑄後人看待秦淮名妓的正面意象。
時人視余懷為南京之風流領袖,所著《板橋雜記》,世眼以為艷情,道眼以為殷鑒。余懷於自序中說道:「鼎革以來,時移物換。十年舊夢,依約揚州。一片歡場,鞠為茂草。紅牙碧串,妙舞清歌,不可得而聞也;洞房綺流,湘簾繡幕,不可得而見也;名花瑤草,錦瑟犀毗,不可得而賞也。間亦過之,蒿藜滿眼,樓館劫灰,美人塵土,盛衰感慨,豈復有過此者乎!」
余懷與戲曲
余懷留心崑曲掌故,《板橋雜記》對明末清初南京劇壇的演出情形,及名伶名妓的藝業、能戲多有述及,且有言簡意賅的評論。〈寄暢園聞曲記〉追記早年度曲專家的往事──魏良輔和同時代的簫管曲師,改良度曲唱法,創造出講究「轉喉押調、啟口輕圓、收音純細」,語音和樂音巧妙涵融的水磨腔。
余懷《茶史補》
余懷《茶史補》為茶史專著。余懷嗜茶成癖,曾於順治六年(1649)自南京出行,至蘇州作《採茶記》。成書於清康熙十六年(1677)左右。原由劉謙吉、劉乃大附刻於劉源長《茶史》後,並有謙吉序。後收入《昭代叢書》,並增附〈沙苑侯傳〉及〈茶贊〉,又有楊復吉跋。余懷原撰《茶苑》一書,不慎書稿被竊,後見劉源長《茶史》,因刪《茶苑》而為《茶史補》。凡一卷,約二千餘字。可以說,余懷的《茶史補》是《茶苑》簡略本。《茶史補》今傳於世,有康熙十四年(1675)劉謙吉刻本、雍正六年(1728)劉乃大刻本和昭代叢書本。而《茶苑》一書今已佚矣。
參考資料:
王河、劉美彩:〈清代部分散佚茶書鉤沉與題錄〉,《農業考古》,2008年第2期,頁292-298。
- 《澹心》出處 :《題金俊明梅花》
- 《江左余懷》出處 :《題金俊明梅花》
- 《小敘川》出處 :《題金俊明梅花》
- 《余褱之印》出處 :《寄石谷(王翬)詩稿》
- 《方外司馬》出處 :《寄石谷(王翬)詩稿》
- 《高燕如收藏印》出處 :《寄石谷(王翬)詩稿》
- 《挹翠閣》出處 :《寄石谷(王翬)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