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儒 / Chen Jiru

陳繼儒 / Chen Jiru

1558-1639
  • 稱號:人稱「山中宰相」,明代暢銷作家
小傳

      陳繼儒(1558-1639),江蘇上海人。字仲醇,號眉公,又號麋公。明代後期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擅長詩文,又精於丹青書法。曾中秀才,少為高材生,與董其昌、王衡齊名。二十一歲補諸生,二十八歲棄去,取儒衣冠焚棄之。他重然諾,饒智略,退隱於小崑山,開塾教課,以編輯通俗書籍、代寫墓銘為生,一生從未加入各種文社。他文才出眾,又結交了許多顯貴,故名揚當時。對於窮困儒生,也不嫌棄,盡心資助,人稱他為「山中宰相」。當時許多書籍、甚至服飾都用陳繼儒的名字廣告,以增加銷路。

刊印、推廣利瑪竇的《交友論》      

      陳繼儒《寶顏堂秘笈》之書名取自陳氏書齋「寶顏堂」,浙江嘉興人沈德先將該叢書分五批刊印。1615年印出的第三批叢書中收有一篇利瑪竇在1595年所寫的《交友論》,陳繼儒曾為作〈小敘〉,並將利瑪竇《交友論》當成自己的座右銘,大力推薦給友朋同道。

著有茶書《茶董補》、《茶話》

      他的散文創作,題材駁雜,內容廣泛,呈現多樣化的面貌。有《眉公全集》。所著《茶董補》,旨在補夏樹聲《茶董》之不足,廣錄群書茶事,有神話,有傳說,有實事,範圍廣泛,有似「茶業外史」。世傳《茶話》,係他人從繼儒所撰《太平清話》和《岩棲幽事》兩書摘編而成。他輯有散曲總集《樂府先春》。散曲作品有《清明曲》一卷,《全明散曲》輯錄其套數二套。

評點戲曲強調情真意切

      陳繼儒主張情理調合、強調文藝創作要有真情,他藉由評點《西廂記》《琵琶記》《幽閨記》《紅拂記》《玉簪記》《繡襦記》等劇展現文學觀念。陳強調戲劇人物的形象要自然真實,重要人物尤其必須「著神」,立體鮮活。曲文與對白講求繁簡得宜、切中核心,並能作到情景交融。情節場次最好能夠連接合理、起伏有致,細節的埋伏照應指向全劇題旨。(黃婉儀老師)

陳繼儒與東畲山草堂

      就明代園林藝術而言,陳繼儒的地位接近文震亨、李漁,是理論成就大於造園實踐的藝術家。在晚明文人走向湖畔山林以遠離城市喧囂的造園風潮中,東畲山草堂因其規模較小常被人忽略。然而他「少工文,與董其昌齊名,三吳名下士爭欲得為師友,未三十棄諸生,築室東畲山,以著述為事。短翰小詞,皆極風致。兼善畫,戶外屨常滿。」(《江南通誌》)陳繼儒一生隱居山園,對關於山園隱居的藝術人生思考,既深刻入理亦樸雅清新,這些園林美學大都記錄在《小窗幽記》與《岩幽棲事》等筆記中。

陳繼儒與茶

清幽雅靜的品茶美學

    晚明名士陳繼儒,乃是引領風雅的藝術文化大師。他的書齋清供,以焚香品茗為主,他說:「余寒齋焚香點茶之外,最喜以古瓶插蠟梅、水仙。」明代文人雅士所追求的美學品味乃是「清幽雅靜」,這也表現在喝茶人數的限制上,陳繼儒在《茶話》中說:「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一人獨自啜茗,最能心領神會;而與兩三好友品茗,吟詩、撫琴、作畫,也頗堪玩味;但如喝茶人數過多,則淪為「施茶」,品味蕩然無存。

與時大彬合制紫砂小壺

    古人論及飲茶方式,謂之:「大壺飲,小壺品。」大小壺、飲與品的差別,反映不同的生活美學。據《陽羨茗壺系》記載,宜興壺藝宗師時大彬常與陳繼儒討論品茶試茶的奧妙,陳繼儒建議把壺從大改小,做成一把可以一手持之的雅器。時大彬就派其高徒蔣伯荂將陳繼儒所畫的小壺圖紙帶回宜興燒制,製成「一手壺」。陳繼儒與時大彬合製的小壺,再加上晚明文人雅士推廣小壺品茗,遂開創了一代飲茶新風尚,影響迄今。

 

隱逸山人的典範

    陳繼儒山居隱逸高士的生活風範,在他的筆記書《小窗幽記》中俯拾即是:「竹籬茅舍,石屋花軒,松柏群吟,….中處野叟山翁四五,予以閑身,作此中主人。」在飛瀑流泉優美的山林中,遊山玩水、吟詩放歌,做山中主人。如遇文士名流來訪,便「呼童煮茶,門臨好客」;而無事獨處時,便「獨坐丹房,瀟然無事,烹茶一壺,燒香一炷,看達摩面壁圖。」動與靜、放矌與寂寥,都有清茶相伴,他說:「萬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幾見月當空。」飲茶成了心緒況味的映照。

 

一人之樂的生活藝術

    陳繼儒在其《太平清話》中提到「一人獨享之樂」的生活藝術,包括:「焚香、試茶、洗硯、鼓琴、校書、候月、聽雨、澆花」等有品味的文藝生活,還有「高臥、勘方、經行、負暄(光著膀子曬太陽﹚、釣魚、對畫、漱泉、支仗(拄著拐杖出門溜達﹚、禮佛、嘗酒、宴坐、翻經、看山、臨帖、刻竹、喂鶴」兼具動與靜的生活,相對於現今人人沉迷於手機的樣態,陳繼儒真可謂生活藝術大師。

 

看淡物質的精神追求

    陳繼儒追求雅致的精神生活,相對於物質的需求也比較看淡,他表示即便茶不甚精,壺亦不燥,也是可以過著宛如上古羲皇般純樸的生活。他說:「掃石烹泉,舌底朝朝茶味,開窗染翰,眼前處處詩題。」琴棋書畫、烹泉煮茶、吟詩寫字,過著悠閒從容的文士生活;而「竹風一陣,飄颺茶灶疏煙;梅月半灣,掩映書窗殘雪。」更充分表達陳繼儒身為布衣讀書人的疏淡與曠遠。(郭淑玲博士)

繼續閱讀
  • 《麋公》
    《麋公》
    出處:《行書自作七律三首》
  • 《雪堂》
    《雪堂》
    出處:《行書自作七律三首》
  • 《釣艇同琴酒》
    《釣艇同琴酒》
    出處:《題周古璧卷》
  • 《陳繼儒印》
    《陳繼儒印》
    出處:《題周古璧卷》
  • 《眉公》
    《眉公》
    出處:《題周古璧卷》
  • 《眉公》
    《眉公》
    出處:《六言詩扇面》
  • 《一腐儒》
    《一腐儒》
    出處:《六言詩扇面》
  • 《陳繼儒印》
    《陳繼儒印》
    出處:《六言詩小品》
  • 《眉公》
    《眉公》
    出處:《六言詩小品》
  • 《憶萱過目》鑑藏印
    《憶萱過目》鑑藏印
    出處 :《題周古璧卷》
  • 《湖州沈鏞之印》鑑藏印
    《湖州沈鏞之印》鑑藏印
    出處 :《題周古璧卷》
  • 《存齋眼福》鑑藏印
    《存齋眼福》鑑藏印
    出處 :《題周古璧卷》
  • 《陳繼儒印》
    《陳繼儒印》
    出處 :《行書蘇軾雜文》
  • 《麋公》
    《麋公》
    出處 :《行書蘇軾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