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今釋(金堡) / Shi Jinshi (Jin Bao)

釋今釋(金堡) / Shi Jinshi (Jin Bao)

1614-1680
  • 出家地:廣東 韶州 丹霞
  • 住持:廣東丹霞別傳寺、廣東廣州海幢寺
小傳

      俗名金堡,字道隱,號衛公。浙江杭州人。法名今釋,字澹歸,天然函昰法嗣。明末清初廣東佛教曹洞宗海雲系書法與文學代表人物之一。生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卒於康熙十九年(1680)。早慧聰穎。崇禎十三年(1640)進士,知山東臨清州,頗有政聲,且與流賊抗顏,了無懼色,名動天下;後以催稅不及額為上司參糾,遂棄官罷歸,屢徵不起。

      順治二年(1645),清軍下杭州,起兵抗清,勢孤而敗;順治五年(1648),隨永曆帝南遷桂林,補授兵科給事中,彈劾權貴,無所畏懼,舉朝側目,與袁彭年、丁時魁、劉湘客、蒙正發號為「五虎」,金堡為「五虎」之首,當時朝廷中人以「虎牙」視之,是不可多得的忠臣。邵廷采(1648-1711)即云:「讀其《行都奏議》,指畫天下事,如觀火轉圜。西南小朝廷有此大文,其才氣固雄矣哉。」

      順治七年(1650),因黨爭下錦衣獄,備受酷刑,數度瀕死。後譴戍清浪衛,會清兵至,留寓桂林茅坪庵;桂林破,遂薙染為僧。當時桂林留守瞿式耜死難,獨金堡冒死為收骸骨。順治九年(1652),下廣州,於雷峰參天然函昰,受具足戒,執役碗頭者一年。嗣法天然函昰,法名今釋。於東莞創建芥庵。函昰欲隱匡山,奉命乞食江南,回充棲賢記室。未幾還粵,供職雷峰。

      康熙元年(1662),開丹霞山別傳寺,充監寺。丹霞山形如巨舟,有若桅者,有若艙者,最後一石若舟之舵,嘗樂而憩其上,自號「石舵翁」。經營建置康熙五年(1666),大功告成,乃迎函昰主持。康熙七年(1668)元旦,受記。康熙十三年(1674)春,函昰命今釋主丹霞席領眾。後因請藏之行,付院務予同門樂說今辯;歷盡險阻,方得返回浙江。康熙十七年(1678),請藏事畢,擬還棲賢,而病遽作,留居浙江平湖,遂不起。康熙十九年(1680),臨終,吩咐門人投骨灰於江中。

      乾隆四十年為南韶連道李璜所訐發,謂金堡拖跡緇流,苟延殘喘,復與官員接納,妄逞筆墨,肆其狂吠,實為覆載難容。清廷下令禁燬其著作,凡金堡所有墨跡逐一查出,現存碑石摹拓進呈,一面椎碎拋棄,不使片紙隻字留存。並將別傳寺僧眾趕出寺院,連同骨塔、碑志、著作一併摧毀。因此今釋傳世書跡都屬劫後遺珍,向為世人所重

      今釋以奇崛堅勁之行草見譽於後世,好友王夫之謂其「行書入逸品」。汪兆鏞曾謂其「書法逼真米董」。今釋作文不為題所縛,詩詞、制義皆著稱於時。求書之人,絡繹不絕。著有《徧行堂集》正集四十九卷、續集十六卷,同門樂說今辯編有《丹霞澹歸禪師語錄》三卷行世。

(參考《丹霞澹歸禪師語錄 • 卷三 • 丹霞澹歸釋禪師行狀》,釋今辯撰)

延伸閱讀:

廖肇亨:〈今釋澹歸之文藝觀與詩詞創作析論: 兼探集外佚文兩篇〉

繼續閱讀
  • 《釋》
    《釋》
    出處:《與某人書》
  • 《丹霞山主》
    《丹霞山主》
    出處:《海幢行荅伍鐵山卷》
  • 《葉應祺印 》
    《葉應祺印 》
    出處 : 《海幢行荅伍鐵山卷》
  • 《高齋藏本》
    《高齋藏本》
    出處 : 《海幢行荅伍鐵山卷》
  • 《南海葉氏雲谷家藏》
    《南海葉氏雲谷家藏》
    出處 : 《海幢行荅伍鐵山卷》
  • 《兆鏞過眼》
    《兆鏞過眼》
    出處 : 《海幢行荅伍鐵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