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法幢(林增至) / Shi Fazhuang (Lin Zengzhi )
- 出家地:福建 沙縣 呂峰山
- 住持:浙江寧波大梅山保福寺、溫州頭陀山密印
- 稱號:與黃道周、倪元璐友善,明亡後薙髮為僧
俗名林增志,字任先,一字可任,號念庵,自署此山道人。瑞安人,石奇通雲法嗣。生於明萬曆二十一年 (1593),卒於康熙十六年(1677)。崇禎元年(1628)進士,官至翰林編修,與黃道周、倪元璐等人相善。
早年他曾於永嘉興善寺讀書,當時即對佛法頗有領會,平日多不殺生且常行放生。又宿於頭陀山密印寺,有感於此寺為唐代高僧元覺道場,看到寺觀的殿宇傾頹,心中隱然有復興道場念頭。
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入北京,當時他受俘,即使遭受酷刑仍抗節不屈,後來輾轉逃到了南方,和史可法共圖國事。馬士英數與語,不合,知其必敗。可法薦增志以禮部起,稱疾固辭。次年,唐王建號隆武,自福州來征,起為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順治三年(1646),隨駕鎮守建寧,又移延平,權工部尚書,晉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以培養士氣、收拾人心為務。清兵步步進逼,隆武死難,增志出奔沙縣,心裡明白大勢已去,至呂峰山薙髮為僧,從逾遵長老,法名行幟,號法幢。
順治五年(1648)行幟回到永嘉密印寺往日讀書處,開始著手修復,歷時多年,終於完成,今日溫州頭陀密印寺內仍有順治年間重修碑記,行幟在此虔心參究生死多年,順治九年(1652)至雪竇山石奇通雲處受具足戒,並受其付法。順治十二年(1655)行幟受請前往浙江大梅山,臨行前石奇通雲付與衣拂,並期勉其青出于藍。
行幟感念大梅山乃是漢代仙人梅子真隱修之處,更是唐代法常禪師的庵所,八百年來,荒廢頹敗,出家以來,致力恢復舊觀。順治十七年(1660) 行幟回到密印寺,康熙六年(1667)八月二十,對眾說偈:「七十五年間打鬨,總無奇特出常倫。而今撒手懸厓去,一任諸方說幻真。」又集諸子囑咐「吾平生只欠一死,可勿葬,棄諸溝壑,示天下後世為臣而不死國者。」泊然而逝,門人編其遺稿為《語錄》一書傳世。
(參考《新續高僧傳》卷五十六,《五燈全書》卷 七十五)
- 《文字解脫》出處:《次韻奉贈即公和尚五言詩》
- 《荷衣道者》出處:《次韻奉贈即公和尚五言詩》
- 《行幟之印》出處:《次韻奉贈即公和尚五言詩》
- 《南岳四十六世孫 》出處:《次韻奉贈即公和尚五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