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崇禎帝) / Zhu Youjian (Chongzhen Emperor )
明思宗崇禎皇帝(1611-1644),名朱由檢,字德約。廟號思宗,後改為毅宗。隆武帝改廟號為威宗。年號崇禎,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朱由檢為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孝純皇后劉氏。
朱由檢之父明光宗是皇祖父萬曆帝不喜的太子,母親又是婢妾,幼年過得並不幸福。五歲時,其母劉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殺,朱由檢交由庶母李選侍撫養。數年後西李生了女兒,照管不過來,改由另一庶母撫養至成人。於1622年被哥哥朱由校冊封為信王。
天啓七年(1627),天啟帝駕崩,由於沒有子嗣,朱由檢受遺命繼承皇位,時年十七歲,次年(1628),改年號為「崇禎」。
剿除閹黨、勵精圖治
崇禎帝即位後,勤於政務,並清除閹黨勢力。即位二個月後,於天啓七年十一月初一貶魏忠賢鳳陽守陵,隨後下令逮治。五日後魏忠賢自縊而死,崇禎帝下令磔其屍於河間。其後,崇禎帝將閹黨二百六十餘人,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並平反冤獄,重新起用天啓年間被罷黜的官員。崇禎帝還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予尚方寶劍,託付他收復全遼的重任。
崇禎帝是明朝少見的勤政君王,白天在文華殿批閲奏章,接見羣臣,晚上則在乾清宮看奏章,遇到軍情緊急時便連續幾晝夜不能休息。除了照例應免日期之外,每日視朝,並參加日講和經筵。崇禎帝自上任伊始,發出「文官不愛錢」的號召。並以身作則,當政十七年,宮中沒有進行任何營建,吃穿俱不講究。
崇禎帝的決策失誤
現代學者歸納崇禎帝的幾項決策失誤如下:一、誤殺袁崇煥;二、松錦之戰後,明清議和失敗;三、崇禎十七年調吳三桂入關之失誤;四、關於南遷的失誤。
崇禎帝啓用已經解職回鄉的大將袁崇煥出任兵部尚書,督師薊遼,平息後金叛亂。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用大炮打死後,兒子皇太極繼承了他的汗位,但是疑心太重的崇禎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將袁崇煥凌遲處死。袁崇煥死後,副將祖大壽投奔後金,隨後薊遼總督洪承疇及吳三桂兵馬在松錦之戰大敗,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明朝在遼東的戰線至此完全崩潰。
崇禎帝的用人策略
在用人方面,崇禎初政時期,依靠東林黨人的力量打擊宦官。崇禎二年發生己巳之變,清軍進逼北京,京師震動。其後崇禎帝重武輕文,重新啟用宦官,也打破了常規慣例,破格進用各種人物入閣。
甲申之變,煤山自縊
崇禎十六年(1643)正月,李自成部克襄陽、荊州、德安、承天等府,張獻忠部陷蘄州,明將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日,崇禎帝封吳三桂為平西伯,飛檄入衞京師,起用吳襄提督京營。六日,李自成陷宣府,太監杜勳投降,十五日,大學士李建泰投降。三月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北京城。
崇禎帝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他説:「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最後在景山自縊身亡,時年三十四歲。崇禎帝吊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太陽星君」信仰與祭祀明朝崇禎皇帝的結合
太陽星君,為道教的太陽神,道教尊稱「日宮炎光太陽星君」,又稱「大明之神」,俗稱「太陽帝君」、「太陽公」。太陽星君之誕辰原為農曆二月初一。但今日通書多寫作農曆三月十九日,根據學者研究,在明代以前,並沒有「太陽星君誕辰為三月十九日」的文獻記載。老百姓為了紀念崇禎皇帝,將其忌日編造為太陽星君的誕辰,以此躲避清廷的迫害。臺灣的太陽星君信仰,與反清復明的民間意識有關。內惟李氏祖厝、臺南市內的開基三官廟、與臺灣首廟天壇、開基玉皇宮、善化慶安宮都在三月十九日舉行祭儀,並以「九豬十六羊」糕點當作祭品,「九豬十六羊」用臺語解釋,「九」音近「救」,「豬」同「朱」,「羊」同「陽」,即象徵「大明江山」,「十六」是指崇禎皇帝是明朝第十六代皇帝。
林華鈴老師指出,明朝末年崇禎皇帝自縊殉國,悲慟的明朝子民藉由祭祀太陽星君的名義來紀念前朝君王,以避免清朝的猜忌牽禍,這使中國的太陽信仰有了另一面深層不為人知的意涵。然而將懷念崇禎皇帝之意涵隱藏在太陽誕辰中,僅發生在局部地區,並未擴散至全中國。「太陽星君──紀念崇禎」之流傳地區含括了大陸東南地區、金門、臺南市及臺北市。
民俗學家莊松林先生(朱鋒)亦詳細描述臺南人祭祀太陽誕辰的情形:「……這一天早晨八九點鐘,暖和的太陽,剛剛升到二十五度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庭裡擺著一隻繫了桌裙(圍巾)的小桌,桌上擺著一對點著紅蠟燭的燭臺,中間放著一個焚著淨香的煊爐,前面擺了許多敬果,還羅列了麵粉製成的小型九隻豬和十六隻羊。於是,盛裝的婦女們,站在桌前,面向著東方,雙手捧起了一柱香,虔誠地望著太陽遙拜和祈禱。……臺南地方很普遍地流行著這種風俗,……其實這本來是一個具有濃厚的民族精神,由我們的先賢鄭成功時代遺留下來的民間祭典。」
參考資料:太陽誕辰農曆三月十九日、太陽公生及九豬十六羊祭品
林華鈴(2008)。《臺灣民間太陽星君信仰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 《制誥之寶》出處 : 《賜王家楨詔書》
- 《廣運之寶》出處 : 《賜王家楨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