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 / Sun Chuanting

孫傳庭 / Sun Chuanting

1593-1643
小傳

     孫傳庭(1593-1643),山西代州人,祖籍河南光山。字百雅,號白谷,自父以上,四世舉於鄉。傳庭儀表頎碩,身長八尺,能左右射,武藝絕倫,沈毅多籌略。萬曆四十七年(1619)中進士,時年二十七歲,初授河南永城知縣。天啟元年調知河南商邱縣,英才卓犖,文武兼資,其所措置,恢宏博大,非俗吏比。天啟五年入京任職,為吏部驗封司主事,升稽勳司郎中,兩年後因不滿魏忠賢專政,棄官回鄉,在家侍奉母親,大治園林。崇禎八年(1635)秋,孫傳庭返職,任驗封郎中,後改順天府府丞。

督撫秦軍、剿滅闖賊

      崇禎九年(1636)三月,請纓任陝西巡撫,負責剿滅闖軍。傳庭在榆林建軍,號為秦軍(秦兵)。此時洪承疇(1593-1665)正與李自成戰於陝北,盧象昇調任宣大總督後,闖軍首領闖王高迎祥自湖廣復出,來到陝西,欲自漢中進攻西安。傳庭領秦軍鎮守,高迎祥無法攻克,遂意圖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傳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勞,激戰四天後,高迎祥潰敗,後被俘,送往北京處死,而其外甥李自成繼任闖王。崇禎十一年(1638)李自成在潼關南原被洪承疇與孫傳庭設伏擊潰,帶著殘部十七人往陝西商洛山逃亡。明軍情勢大好,然而清軍在此時攻入長城,崇禎帝急調洪承疇與孫傳庭回京防禦,李自成大難不死。

      孫傳庭與農民軍鏖戰多年,屢建戰功,盧象昇戰死後,孫傳庭代任其職,但因與楊嗣昌等人不和,頗受抑制。崇禎十二年(1639),楊嗣昌彈劾孫傳庭,崇禎帝怒,把孫傳庭下獄。

兵敗殉國

      崇禎十三年(1640),李自成移軍河南,時河南大饑,史載:饑民「惟恐自成不至」,「從自成者數萬」。崇禎十五年(1642),李自成第三次圍攻開封,崇禎帝想起孫傳庭,把他從獄中釋放,起用為兵部右侍郎,奉命兵援汴梁。不久孫傳庭代替汪喬年為陝西總督,斬殺跋扈的賀人龍,接著傳庭又轉戰河南之地,連戰連勝,李自成遂向冢頭寨(在今南陽境)轉移,途中大量拋棄財物,明軍競相爭奪而亂陣,賊返兵而擊之,此役「天大雨,糧不至,士卒采青柿以食,凍且餒,故大敗」,造成了「柿園之敗」。明軍是役損失將校七十餘人及步騎數千。傳庭敗歸陝西,計守潼關。

      崇禎十六年(1643)五月,朝廷命孫傳庭兼督河南、四川軍務,隨後升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加督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北軍務,兵部侍郎張鳳翔進言「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崇禎帝不從。孫傳庭不欲倉促出戰,可是在朝廷的催逼下,傳庭頓足嘆曰:「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對獄吏乎!」,不得已在八月親率白廣恩、高傑等部十萬人出師潼關,同時檄左良玉西上,總兵陳永福、秦翼明分別將河南與四川兵互爲犄角。九月,孫傳庭大軍至汝州(河南郟縣)進逼襄城,然天降大雨七日夜不止,久雨道路泥濘,糧車不能前行,孫傳庭不得已還軍迎糧,留陳永福為後拒。前軍既移,後軍亂,遂兵敗,李自成一日內追殺四百里,直指孟津,明軍四萬餘人戰死,損失大量兵器輜重。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關,總兵白廣恩、陳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萬軍圍攻孫傳庭,孫傳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孫傳庭戰死,時年五十一歲。崇禎卻認為他詐死潛逃,沒有給予追贈或蔭官。同年十月,李自成攻破西安。孫夫人張氏率孫家二女三妾投井自殺,年僅八歲的么子孫世寧被一老翁收養。《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

孫傳庭與「映園」

      映碧園建於明崇禎年間,其中有西溪、荷亭、涵虛閣、玄滌樓、望雲樓、明遠樓等勝景,佔地一百二十餘畝,是代州最大的園林。光緒《代州志》載:「映碧園,在西郊,明尚書孫傳庭別墅也,有西溪荷亭、涵虛閣、玄滌樓諸勝,尚書並紀以詩。」其遺址現為上館鎮西關村農田,地名為花園。孫傳庭《白谷集》中有不少於園居吟詠之作。其中〈初夏小憩映碧园〉詩云:「小憩山園靜,清和四月天。柳飛瓊玉亂,荷散碧錢圓。臘酒鄰翁送,芽茶稚子煎。聲聲布穀鳥,驚破午窗眠。」

電影中,他激戰《大明劫》,撐起大明朝

      明末的崇禎皇帝面對局勢紛亂,國事漸不可為亡國之途。所有的偶然和必然、天時地利人和,都交織在崇禎之際,把明朝一步一步推向敗亡。備受好評且激勵人心的電影《大明劫》,就是在這樣的時代中拉起序幕。

      雖然崇禎皇帝有勵精圖治之心,然而他個性上自我欺騙,只願聽好話又故作開明的個性,只能處順,而不能處逆,折磨了每個為國為民的棟梁,讓良將大吏內外交煎,孫傳庭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盡心為國,不管困難是來自於宮廷或是戰場,他都努力突破,是大明朝傾頹前最後的撐天之柱。看著電影、閱讀史書,過去的可為與不可為,都讓人熱血激憤,又不禁掬一把同情之淚。

 

延伸閱讀:

孫傳庭《白谷集》

繼續閱讀
  • 《孫傳庭印》
    《孫傳庭印》
    出處 :《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詩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