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霨 / Li Wei
1625-1684
小傳
李霨(1625—1684),字景霱,號坦園,直隸高陽(今河北高陽縣)人。
崇禎內閣首輔李國普子。幼喪父母,自執親喪,哀毀如成人。立志讀書,寒暑不綴,言行不苟。順治二年舉人。順治四年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除檢討,特改編修。歷任秘書院學士、內弘文院大學士、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加户部尚書、太子太傅、太子太師等職。
施琅攻克台灣后,朝中有人議論說:台灣是沒有開化的險遠之地,應該「遷其人,棄其地」。施琅反對這樣做,康熙帝讓議政處討論,也沒有結果,於是召集廷臣詢問。李霨奏說:「台灣孤懸海外,屏蔽福建,如放棄此地,只怕外國人又來佔據,如遷移居民則可能有人作亂生事,應聽從施琅的建議。」康熙決定將台灣併入滿清版圖,在台灣設立一府三縣、派兵鎮守。
康熙二十三年(1684)去世,諡號文勤,入祀鄉賢祠。 一生喜著述,著作《閩役紀行略》《伴星草》《心遠堂詩集》等。國朝定鼎之初,北方實多賢輔,而文章彪炳,開一代風氣之先者,首推相國坦園。
繼續閱讀
作品
印
- 《李霨之印》出處 :《觀瀑圖軸》
- 《青宮太傅》出處 :《觀瀑圖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