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鄤 / Zheng Man

鄭鄤 / Zheng Man

1594-1638
小傳

      鄭鄤(1594-1638),江蘇常州人。字謙止,號峚陽。四歲始能言,六歲時隨父鄭振先(1572-1628)讀書於嘉興任所,十歲能寫文章。少有才名,十四歲時,父親時常帶他去東林書院,與名士顧開雍、李騰芳(1573-1633)、湯賓尹(1568-?)等人談論學業。十九歲時中舉人,之後十年間四次參加會試,於天啟二年(1622)中進士,時年二十九歲。選翰林院庶吉士,直言敢諫,與同科壯元文震孟、名士黃道周為好友。天啟二年十月,翰林院修撰文震孟上《勤政講學疏》,批評天啟皇帝怠政,並抨擊魏忠賢擅權。天啟皇帝命文震孟罷官,鄭鄤仗義執言,上呈《諫留中疏》,結果以「黨護同鄉」之罪被降職外調,鄭鄤拒絕赴任,毅然返回家鄉常州。當時的首輔葉向高極力挽回,他對皇帝說,鄭鄤是三吳名士,與文震孟同時罷去,實在可惜,但已於事無補。

      崇禎即位後,起用昔日遭魏忠賢迫害的官員,鄭鄤也以翰林院庶吉士回京復職,然而他接連遭遇父喪、母喪,一直到崇禎八年才重回官場。鄭鄤還在守喪期間,朝中周延儒與溫體仁已開始互相傾軋,鄭鄤曾公開倡言「周決不可用,而溫實可大用」。與鄭鄤同出前閣臣錢龍錫門下的錢士升十分欣賞他說法,向溫體仁極力推薦他。此時文震孟已進入內閣,卻受到溫體仁的排擠,他力勸鄭鄤不要來京,然而鄭鄤仍赴京復職了。根據抱陽生《甲申朝事小紀‧鄭謙止始末》記載,溫體仁與鄭鄤會面後,溫認為鄭鄤「鋒芒如刃,必糾彈我,動搖我相位」,適逢此時溫已先後排擠了文震孟、何吾騶,士論不平。鄭鄤也發表了激憤的言論非議溫體仁,溫體仁向鄭鄤的族舅、前任閣臣吳宗達打聽了鄭鄤十多年前的家中舊聞,借題發揮上疏彈劾鄭鄤,以杖母不孝罪誣陷他。崇禎皇帝此時正以孝悌風勵天下,對於首輔指控鄭鄤如此大不孝,勃然震怒,下令逮入刑部獄中嚴加審訊。刑部尚書馮英初審後,認為並無具體證據能坐實鄭鄤的罪名。溫體仁認為馮英回護鄭鄤,於是借故將馮英革職,並將此案移交錦衣衛鎮撫司。錦衣衛都督同知吳孟明也知道鄭鄤的寃屈,一直未能結案。

      崇禎十年六月,溫體仁罷歸,但此案仍懸而未決。隔年京師酷旱,皇帝下令各衙門上陳寃抑之事,吳孟明便將這件案子上呈,請求釋放鄭鄤。崇禎皇帝接到奏疏大為震怒,不但嚴辭駁斥,還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下令將鄭鄤凌遲處死。

      鄭鄤死後,好友黃道周悲痛不已,上《三罪四恥七不如疏》,自言:「文章意氣,坎坷磊落,不如錢謙益、鄭鄤。」 大儒黃宗羲為作〈鄭峚陽先生墓表〉,也說:「當公之受誣,當陳其本末,則恐有礙於父母,故寧隱忍就死......使公蒙詬醜大誹於天下,其輕重可無辨乎?是故公之獄不明,則奸相之惡不著,此後死者之責也。」

獄中撰《考定蘇文忠公年譜》

      鄭鄤下刑部獄時患了傷寒病,病癒之後留下後遺症,手足顫抖,難以握筆。下錦衣衛詔獄後,更加與世隔絕。一時間內外聲息隔絕,沒有片紙出入,其寂寞孤獨可想而知。幸而同一監舍的諸生雷應元,身邊帶了蘇東坡集,鄭鄤向他借閱,此時的喜悅心情,就像蘇東坡在瘴癘孤寂的海南時借得陶柳詩一樣。

      鄭鄤在獄中撰《考定蘇文忠公年譜》,針對宋代王宗稷舊譜的疏誤,加以訂正,並且傾注自身對蘇軾的敬仰同情共感。鄭鄤說「乃覺坡公鬚眉,朗然照人」。鄭鄤遇難時,一直在獄中照料起居的長子鄭珏倖免於殺身之禍,從而得以將鄭鄤《天山自敘年譜》、《考定蘇文忠公年譜》以及鄭鄤在獄中刪定的詩集,以及經學講義等著述帶回家中,並於康熙年間刊刻《峚陽草堂集》。

鄭鄤與王徵為好友

      鄭鄤與天主教徒王徵(1571-1644)為好友,鄭鄤曾為王徵天主教著作《畏天愛人極論》一書作序及評論。崇禎元年,王徵請鄭鄤為撰父母的墓誌銘,兩人還曾一同去算命。

鄭鄤與戲曲

  鄭鄤讀戲曲常有特殊詮釋。〈題《牡丹亭還魂記序》〉認為湯顯祖自比杜麗娘,恨不得如柳生者,湯譜《牡丹亭》猶屈原作《離騷》,可與日月爭光。〈題《北西廂 》記〉認為《西廂記》是至文至情之作,「不有如此之情,不可以言文;不有如此之文,不能以寫情」。《琵琶記》在他眼中是「表文人無行之差,為賢者失身之戒」,情節關目中頗有非慈孝不合理之處,人臣人子「雖極貧苦之時,亦自有區全之術」。張鳳翼的《祝髮記》主角志潔行芳,正面且全面展演孝子、貞婦行誼,合乎《琵琶記》倡導的「關乎風化」,《琵琶》《祝髮》二記應該要合看。

  除了案頭閱讀外,戲曲還可清唱,而劇演更是最為大眾熟知的表現形式,鄭鄤和其他評鑑者不同的是,他非常注重戲曲的表演性以及曲唱。他曾編纂戲曲選集,選收標準是該劇合乎簫管弦索,能歌能演。

 

參考資料:

樊樹志:黨爭漩渦中的鄭振先鄭鄤父子

鄭燮賢:《鄭鄤研究》,作者網站

坡公鬚眉,朗然照人:概述明代鄭鄤編撰蘇東坡考定年譜。

黃一農:〈明末中西文化衝突之析探──以天主教徒王徵娶妾和殉國為例〉。

譚笑:〈新見明末鄭鄤戲曲題記七則箋釋〉。

   

 吳玄家族 三人   連結分享

繼續閱讀
  • 《峚陽》
    《峚陽》
    出處:《草書近懷七律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