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翼 / Zhang Fengyi
張鳳翼(1527-1613),江蘇蘇州人。字伯起,號靈墟,又署靈虛先生、泠然居士。五歲時還不會說話,有一日見祖父在打掃除,就跟祖母說:「我來幫忙掃」,聽見的人都很驚訝。長大後,愈來愈聰敏。早年工古文詞,與弟獻翼、燕翼並有才名,時人稱為「三張」。嘉靖四十三年(1564)舉於鄉,年三十八。會試四次未第,遂絕意仕途。著有《處實堂集》八卷,《占夢類考》等。
不事干請,鬻書自給
錢謙益《列朝詩集‧丁集八》記戴:「伯起與余從祖春池府君同舉於嘉靖甲子,余弱冠與二三少年,酒闌沖入其家讌,酒闌燭炧,伯起具賓主,親行酒炙,執手問訊,其言藹如也。先進風流至今猶可思也。」《列朝詩集小傳》記載:「伯起善書,晚年不事干請,鬻書以自給」。沈瓚《近事叢殘》中寫道:「張孝廉伯起,文學品格,獨邁時流,而恥以詩文字翰,結交貴人,乃榜其門曰:『本宅缺少紙筆,凡有以扇其楷書滿面者,銀一錢,行書八句者三分;特撰壽詩壽文,每軸各若千。』人爭求之。自庚辰至今三十年不改」。
張鳳翼善書。王世貞《藝苑卮言》云:「張貢生小楷擬《曹娥》,精雅有致,微傷矜局」,「伯起平生臨二王最多,退筆成冢,雖天趣小竭而規度森然」。
撰戲劇《紅拂記》,序小說《水滸傳》
張鳳翼曾為施耐庵《水滸傳》作序,開文士為虛構小說寫序之先,對《水滸傳》之各種版本亦頗有批評。
好度曲,為新聲,所著《紅拂記》,梨園子弟皆歌之。張鳳翼親歷了崑曲改革的藝術實踐,是崑曲改革、創作、評論全方位的參與者,對崑曲的創作與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學者認為張鳳翼堪為蘇州曲家辭藻派的宗主,並對湯顯祖的戲曲理論有所影響。,又著有傳奇七種:《紅拂記》、《祝髮記》、《竊符記》、《灌記》、《扊扅記》、《虎符記》,今存五種,以《紅拂記》最為流行,作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新婚之年。
張鳳翼與求志園
張鳳翼故居文起堂位於今蘇州干將路128號。文起堂實為其後人所改建,原址為張鳳翼嘉靖末年建造求志園的一區。透過錢穀《求志園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王世貞《求志園記》,今人得以清楚知曉求志園的概況。王世貞在記中轉述張鳳翼造園的目的,「吾它無所求,求之吾志而已。」這種超然物外,明志遠俗的志趣,與當時奢華炫富的風氣大為不同。在造景上少了金粉氣,甚至連疊石假山也沒有。李攀龍有詩「駕言旋北郭,灌園依一丘。白雲蕩虛壑,餘映翻寒流。」說的正是此園虛靈疏曠的景境。
參考資料:
盧柏勳:〈晚明蘇州曲家交遊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士論文,2013年。
張鳳翼兄弟 三人 連結分享
- 《蟬隱》出處:《題韓雍家世卷》
- 《凌虛喦道侶》出處:《題韓雍家世卷》
- 《悟往齋印》出處:《題韓雍家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