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先 / Luo Hongxian
羅洪先(1504-1564),江西吉水人。字達夫,號念菴。 自幼慕仰同鄉先賢羅倫(1431-1478)的為人。十五歲時,讀王守仁《傳習錄》,非常喜愛,想要親往受業,最終不可。便師事同邑李中(1478-1542),傳其學。嘉靖八年(1529)狀元,授修撰。當時明世宗迷信道教,求長生。羅洪先有感於朝政腐敗,即請告歸。羅洪先岳父,時任太僕卿的曾直對羅洪先中進士大喜過望,對他說:「我的女婿要成大名了。」洪先回答:「儒者事業大於功名。狀元三年就有一人,有什麼好高興的呢?」
上《東宮朝賀疏》觸怒嘉靖皇帝,革職為民
嘉靖十八年(1539),他出任廷官,召拜春坊左贊善。明年冬,與司諫唐順之、校書趙時春聯名上《東宮朝賀疏》,疏請來歲朝正後,皇太子出御文華殿,受羣臣朝賀。當嘉靖皇帝時常稱病不上朝,更諱言立儲之事,見到洪先等人的奏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你們是在詛咒我早死嗎?)」降旨百餘言切責之,並將三人除名。
洪先落職後,曾先至會昌縣(今江西贛州市)建立書院「莊溪草堂」,教書三年。期間並循著王守仁的學說自我砥礪。他甘於淡泊,不畏寒暑,騎馬練弓,考圖觀史,自天文、地志、禮樂、典章、河渠、邊塞、戰陣攻守,下逮陰陽、算數,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國計、民情,悉加意諮訪。他說:「若我身在其任,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事。」鄉邑收取田賦有許多積弊,洪先精心體察,並疏請官府均賦,官府隨即按照他的話改正。後來連年大饑,洪先致書郡邑,請得米粟數十石,率友人親自賑濟災民。流寇入吉安,地方長官不知所措。洪先為畫策戰守,成功將盜寇趕往他處。洪先素來與順之友善。順之應召,想推薦羅洪先復官,嚴嵩也以同鄉之故,想藉羅洪先的軍事才能起用為官,洪先皆力辭。
洪先雖宗良知學,然未嘗及守仁門,與王畿為好友,但兩人對良知的見解始終不同。羅洪先里居的山中有一石洞,舊為虎穴,他葺茅居之,命曰「石蓮」。閉門謝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戶。性好佛,一說他晚年在鼓山出家,法號念庵,有《醒世詩》。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遊記》等。隆慶初年卒,贈光祿少卿,諡文莊。
繪製最早的分省地圖《廣輿圖》
羅洪先在輿地方面有重要貢獻,他精心繪製《廣輿圖》兩卷,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圖集。羅洪先於明嘉靖二十年(1541)前後,用計里劃方之法,據元代朱思本《輿地圖》縮編増擴而成。他還第一次採用二十四種地圖符號,並將這些符號的標準畫法以圖例的形式列入序文,增強了地圖集的科學性。
《廣輿圖》以總圖為首,按行政區劃分幅列圖,並附有專門性地圖,是一部較完整的、附域外地區的綜合地圖集。該圖集計有地圖四十五幅、附圖六十八幅,共計地圖一百一十三幅。
《廣輿圖》繪畫工整、刻鐫精細。其中,輿地總圖一、兩直隸十三布政司圖十六均是按朱思本圖改繪;其餘九邊圖十一,洮河、松繙、虔鎮、麻陽諸邊圖五,黃河圖三,漕河圖三,海運圖二,朝鮮、朔漠、安南、西域圖四,東南海夷圖、西南海夷圖、四夷圖各一,均為新增。胡松刻本又增加日本、琉球二圖。
抗倭援朝大將鄧子龍的老師
江西《豐城縣志》記載,羅洪先被謫歸里時,途經江西豐城,與鄧子龍相識於豐城東門白雲寺。鄧子龍(1531-1598),江西豐城人,字武橋,號虎冠道人,《明史》稱其「貌魁梧,驍捷絕倫,兼通翰墨」。官至水師副總兵,陣亡於援朝抗倭的決戰「露梁海戰」中,朝鮮君臣感念他的恩德,為他立廟祭祀。
鄧子龍比羅洪先小二十七歲,羅洪先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並鼓勵他棄文從武。嘉靖三十七年(1558),鄧子龍中武舉,先後在浙江、湖南、貴州任職,又平定入侵雲南的緬甸軍。
鄧子龍《橫戈集》中有〈遊玉笥山和念先生韻〉、〈游廬山天池寺和念先生韻〉等與羅洪先出遊唱和之作。而羅洪先也有一篇類似詩體的書信〈與鄧子龍〉,關切在福建前線的鄧子龍領兵作戰的戰況,從中也可以窺見此前鄧子龍一直與其師保持聯繫。
- 《石蓮居士》出處:《與翁溥書》
- 《羅洪先印》出處 : 《草書五律立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