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菼 / Han Tan
- 稱號:韓菼之試卷被收錄於《欽定四書文》成為範本
韓菼(1637-1704),江蘇蘇州人,字元少、符少,別號慕廬。為韓世能(1528-1598)的後代,韓馚子。應順天鄉試,尚書徐乾學(1631-1694)拔之遺卷中。康熙十二年(1673)會試、殿試皆名列第一,時年三十七歲。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講起居注官。
康熙皇帝說:「韓菼所撰文章,能道出朕心中事。」
康熙帝知其能文,命撰《太極圖說》以進,復諭進所作制舉文,召入弘德殿講《大學》。清聖祖以《孝經衍義》未成,命韓菼專任纂修。後升任遷詹事府右贊善。康熙二十三(1684)年,授翰林院侍讀。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帝親試翰林,韓菼列第二,遷侍講學士,後升任內閣學士。康熙二十六(1687)年,韓菼復因病乞假回籍,家居八年,築室西山。後任《一統志》總裁,遷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康熙三十九年(1700),韓菼充經筵講官,授禮部尚書,教習庶起士。皇帝贊他「文章古雅、曠古少見」。官至禮部尚書、經筵講官。賜匾額「篤志經學、潤色鴻業」。後來,韓菼觸怒龍顏,因教習庶起士不勤而失寵。雖再三乞退,康熙帝不允,卒於任上。韓菼正直敢言,不為利害禍福所動。並以博學多識、精通經術和文章清新文雅,而極負盛名。死後諡號文懿。
乾隆皇帝稱他為藝林楷模
工文,師法歐陽修、曾鞏,能以時文之面目,運古文之精神。其殿試時的八股文乃經典之作,韓菼以文章深得康熙之恩寵,其試卷更被收錄於《欽定四書文》成為範本。乾隆稱其「菼雅學績文,湛深經術,所撰制義,清真雅正,開風氣之先,為藝林楷模」。善行草書。
韓菼與傳教士白晉友善
康熙四十二年(1703),韓菼為《天學本義》寫了一篇序言。《天學本義》一書系耶穌會傳教士白晉(Joachim Bouvet, 1656-1730)所著,白晉將摘錄之中國經書語句及日用成語集為此書,然後用基督教觀點將中國人對「天」的概念和基督教對「上帝」的概念加以比較。著有《有懷堂詩稿》、《有懷堂文集》。
韓世能家族 五人 連結分享
- 《韓菼之印》出處:《昨夜風開七律》
- 《元少》出處:《昨夜風開七律》
- 《0閣》出處:《昨夜風開七律》
- 《一字元少》出處:《草書文語扇面》
- 《韓菼》出處:《題孫孝惠遺像冊》
- 《慕廬》出處:《題孫孝惠遺像冊》
- 《老燭堂》出處:《題孫孝惠遺像冊》
- 《元少》出處 :《行書七律扇面》
- 《韓菼之印》出處 :《行書七律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