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行 / Shen Shixing
- 稱號:任上開創「章奏留中」以及「經筵取消,改為進呈講義」
申時行(1535-1614),江蘇蘇州人。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休居士。布衣出身,十歲能文。年輕時曾經寄寓在多處道觀、寺廟讀書,物質生活清苦。嘉靖四十年(1561)鄉試第三名經魁,嘉靖四十一年(1562)殿試,世宗欽點為狀元,時年二十七歲。授翰林修撰,歷任左庶子,掌翰林院事十五年。
萬曆五年(1577),由禮部右侍郎改為吏部左侍郎,以文才而受到首輔張居正的賞識。翌年三月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務。不久又升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累進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萬曆十二年(1584)接任朝廷首輔。申時行老練穩重,熟諳政術。張居正改革弊政時,保守派紛紛被罷官貶謫,因時行「蘊藉不立岸異」,反而步步升官。
萬曆十一年(1583)成為宰相後,政務寬大,能容納人,世稱長者。為相九年,於萬曆十九年(1591)告老還鄉。直至萬曆四十二年(1614),萬曆帝還派行人存問,詔書到蘇州,時行已逝世。追贈為太師,諡文定,賜葬吳山之陽。申時行里居二十四年,與吳中文人寫詩唱賦。每年元旦與王穉登作七言律詩相互唱和,前後二十餘年,成為吳中盛事。《四庫全書總目》說「其相業無咎無譽,詩文亦如其人」,著有《賜閑堂集》。
捐建義田、興辦義學
儒家的人才,要獨善,更要兼濟;在外是為國家服務的官僚,歸鄉是家族的支柱。申時行退休之後,仿效宋代名官范仲淹,設置宗族的義田以及義學,作為申氏宗族共有財產,維持族人的基本生活,也提供有心向學、考科舉的族人援助。族人不論富貧,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受教育的機會,為通向科舉之路奠定基礎。
民間故事《玉蜻蜓》的原型人物
申時行的祖父,少時由舅家徐翁保育,過繼為徐之子,時行的父親承徐姓,申時行高中狀元,題名錄上的姓名是「徐時行」,他當官後奏請皇帝,頗費一番功夫才復姓歸宗。當時有好事者,以申時行復姓歸宗故事為原型,編創民間故事《玉蜻蜓》,故事主角徐元宰是蘇州申姓富商私生子,為蘇州知府徐尚珍收養,進士及第後才改回申姓。故事首先以說唱、說唱曲本子的形式流傳於蘇州,申家深惡痛絕,訴請官府禁絕。這個故事傳播甚廣,經過歷代重編改寫,成為蘇州評彈、越劇、錫劇常演的題材。
申時行與「適適圃」
「適適圃」在蘇州雍熙寺西,五代時為吳越錢氏「金谷園」。宋代時為朱長文(伯原,1039-1098)所居,名為「樂圃」。元代時為張適所有;明代宣德年間,杜瓊得東隅地,名為「東原」。明代萬曆年間申時行致政歸,構「適適圃」,中有「賜閒堂」。申時行曾撰〈適適圃十二詠〉,歌詠其間之「竹徑、桃谿、柳堤、桂林、牡丹亭、松岡、梅圃、藥闌、蓮池、芙蓉沂、杏垣、菊畦」等景致。萬曆三十三年(1605),黃炳中將園中十景繪成《適適圃圖冊》共十開。清乾隆(1736-1795)年間,蔣楫、畢沅、孫士毅三家先後居於此處,掘地為池,疊石為山,造屋築亭於其間。道光29年(1847)成為汪氏宗祠「耕耘義莊」的一部分,更名「環秀山莊」,又稱「頤園」。
戲曲家班
申時行雅愛崑曲,謝政後在家中大興梨園之事,組建家庭戲班。申家班是以職業伶人為主的梨園家班,腳色齊全,演出水平極高,知音者推許為「蘇州上三班之首」;楊繩武《書顧伶事》稱「相國家聲伎,明季為吳下甲,每度一曲,能使舉座傾倒」。申家班演員名角輩出:有工於淨腳、揚名梨園四十年的周鐵墩;突破生理限制、淬鍊精湛技藝的顧伶;其艷入神、其技入化的乾旦的張三;精音律、善度曲的教習沈娘娘。申家班有來自梨園的名角,加上家班主人的高度支持,因此打造了許多看家戲,其中以《鮫綃記》最知名;申家班的《鮫綃記》和范允臨家班的看家戲《祝髮記》,合稱「申鮫綃,范祝髮」。申家班的演出主題多元,除了占了主題最大宗的才子佳人故事《西樓記》《西廂記》《牡丹亭》《浣紗記》《玉簪記》,還有忠臣烈士故事《鳴鳳記》,帶著奇幻成分的《明珠記》《躍鯉記》《金雀記》,公案成分的鮫綃記》《釵釧記》《雙珠記》,以及描述夫妻離合、長期盛演的《荊釵記》《琵琶記》,明末崑劇舞台流行的代表性劇目幾乎囊括無遺。
申時行組建的申氏家班持續了四代,在不同的時期衍為申府梨園班、申府小班和申府中班。從明萬曆創班,到清康熙初還有演出,總共歷經明清兩代五朝,除了自娛,也為戲曲藝術作出貢獻。
申時行父子 二人 連結分享
- 《旭庭所藏》鑑藏印出處 :《與龍岡(王子陽)書》
- 《沈梧審定》鑑藏印出處 :《與龍岡(王子陽)書》
- 《沈梧》出處 :《與龍岡(王子陽)書》
- 《旭庭詩畫》出處 :《與龍岡(王子陽)書》
- 《梧》出處 :《與龍岡(王子陽)書》
- 《旭庭》出處 :《與龍岡(王子陽)書》
- 《沈梧之印》出處 :《與龍岡(王子陽)書》
- 《旭庭》出處 :《與龍岡(王子陽)書》
- 《壬戌狀元》出處:《題王維輞川莊》
- 《徐時行印》出處:《題王維輞川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