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奇逢 / Sun Qifeng
河北容城人,字啟泰,號鍾元,復社成員。萬曆二十九年(1601)舉人,其後四次會試未上,便絶意仕進。晚年講學於河南輝縣夏峰,世稱夏峰先生。與黃宗羲、李顒合稱「明末清初三大儒」,三人中以孫奇逢成就最高,師門最盛,《清史稿》把他列為「儒林傳」中的第一人。天啟五年(1625),魏忠賢迫害東林人士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等人,孫奇逢盡力營救,後為左光斗、魏大中等人辦理喪事。他組織營救活動的鹿正、張果中為「范陽三烈士」。崇禎二年(1629)、九年(1636),他率領鄉民擊退清兵,保住容城的安危。崇禎十一年(1638),他又率領百戶鄉民,轉移到易州(今河北易縣)五公山,結寨屯駐,修武習學,抗敵自保。明清兩代,他十一次拒絕朝廷徵聘,人稱孫徵君。孫奇逢一生講學、恃重實踐,立身處世為社會表率,堪稱師道楷模。死後,最初祀於百泉書院,道光八年(1828),從祀京師文廟。人們還在百泉西岸,建起了一座「孫徵君祠堂」,以示對他的崇敬和懷念。《四庫全書提要》評價孫奇逢:「奇逢行誼,不愧古人。其講學參酌朱、陸之間,有體有用,亦有異於迂儒。故湯斌慕其為人,至解官以從之遊。奇逢以顧憲成當古今第十一人,(漆)士昌又以奇逢當古今第十二人。」對其推崇備至。
孫奇逢的學生魏一鰲,也是傅山好友。傅山與魏一鰲交往四十年,兩人交往頗深,使得傅山一直想登門拜訪德高望重的孫奇逢。康熙二年(1663),傅山尋到了孫奇逢的住處「兼山堂」,是孫奇逢講學的地方,當時孫奇逢79歲,傅山56歲。兩人一見,志趣相投,相見恨晚。而此行,傅山其實另有一目的,一年多以前,他的母親去世了,他想請孫奇逢撰寫墓志銘,孫奇逢答應了,於是藉由傅山口述其母親之種種,寫下了《貞髦君墓誌》。二人在思想及政治態度上皆一致,從此,孫奇逢不但令傅山景仰,還成了知音。孫奇逢的哲學思想,是將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守仁的「致良知」合二為一,指出二者皆出自於孔子,所以是殊途同歸,不應對立。並提出頓從漸來的「頓漸合一」說。最後,他提出了「躬行實踐」、「經世載物」的思想,他認為做學問不應只是空談,應該注重實踐,要經世致用才是。
孫奇逢祖孫 二人 連結分享
- 《孫奇逢印》出處 :《九十一歲手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