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樹芳 / Xia Shufang
夏樹芳(1551-1635),江蘇無錫人。字茂卿,號習池,別號冰蓮道人。夏謙吉(1527-1595)子。萬曆十三年(1585)舉人,時年三十五歲。因母親年老,四上公車後不赴,隱居毗山東麓數十年。當道並薦於朝,請如陳獻章、吳與弼故事,樹芳若不聞也。夏樹芳一生未曾當官,但結交的友人有陳繼儒(1558-1639)、徐霞客(1587-1641)、馮時可(1541-1624)、李維楨(1570-1624)等當代名士。天啟四年(1624年),徐霞客為賀慈母王孺人八十大壽,以《秋圃晨機圖》為中心,廣徵師友名家題記詩文,表彰母德。所獲詩文請人摹勒上石。徐霞客親至江陰南郊毘山,拜訪時年七十三歲的江陰巨儒夏樹芳,請為圖作賦。夏樹芳喜而為文,撰《秋圃晨機圖賦並序》。
繆昌期的老師
夏氏平日以設塾授課為業,東林名士繆昌期(1562-1626)即出自他門下。夏樹芳之子夏寶忠(1599-1652)即娶繆昌期之女為妻。夏樹芳著作豐富,有《女鏡》、《玉麒麟》、《香林牘》、《琴苑》、《茶董》等,另輯有《詞林海錯》、《香林牘》、《棲真志》、《類聚古今名賢咏物詩》,編有《奇姓通》,著有《消暍集》、《水蓮集》。從文學類到休閒類,題材多樣,著作共有十三本之多。
馮時可夏樹芳《女鏡》作序,描敘夏樹芳其人:「嫻雅詳亹,不甚好公車業,而獨浮湛古書,有玄晏癖,終歲如是。」
夏樹芳與茶
編著《茶董》
夏樹芳對茶、酒、琴、香都有所涉獵,並編撰成書,分別是《茶董》、《酒顛》、《琴苑》和《香林牘》,備受時人推崇。論茶專著《茶董》約成書於明朝萬曆三十八年(1610),全書約三千字,分上、下二卷,輯錄南北朝至宋金茶事,以摘抄詩句、故事為主,演繹中國文人的茶趣、茶情;書前有著名文人陳繼儒序言一篇,但陳繼儒後來又自著《茶董補》,以補夏樹芳《茶董》之不足。
釋《茶董》書名
書名《茶董》的由來,據夏樹芳在《茶董》自敘中說:「…品例淄澠,判若南董,遂以《茶董》名篇。」表示品嘗不同的茶,就像品嘗山東的淄水和澠水一樣,味道很明顯是不同的,而他要學春秋時期齊國的史官南史、以及晉國的史官董狐,以直筆不諱的態度來品評判別各類茶,所以將書名取為《茶董》。又說:「故斷崖缺石之上,木秀雲腴,往往于比吸靈芽,漱紅玉,瀹氣滌慮,共作高齋清話。…語曰:窮《春秋》,演《河圖》,不如載茗一車。誠重之矣。」說茶生長在斷崖缺石之上,吸收天地精華,能洗滌人之思慮、作高齋清話,甚至說皓首窮經還不如載茶一車,顯現茶的重要價值與精神意涵。
見鬼覓茶
《茶董》蒐錄歷代與茶相關的故事,其中有篇「鬼覓茶」的故事,顯現出古人酷愛茶的樣態。《茶董》〈見鬼覓茶〉中說:「夏侯愷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見鬼神,見愷岸幘單衣,坐生時西壁大床,就人覓茶飲。」說夏侯愷因病而亡,其族人苟奴有陰陽眼能看見鬼神,有天晚上看到夏侯愷的鬼魂回來,習慣性走進書房的西邊大床坐下來,大聲喊著:「來人,快上茶!」夏侯愷對茶的愛癡與執念,真是至死不渝。(郭淑玲博士)
延伸閱讀:
- 《夏樹芳印》出處 :《題陳尚孺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