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起兮─民國初年知識份子文化救國歷程特展

2012 年 10 月 10 日

展覽名稱:大風起兮─民國初年知識份子文化救國歷程特展
展期期間:2012年10月10日(週三)至12月3日(週一)
展覽地點: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
指導單位:文化部、中華文化總會
主辦單位: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協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

大風起兮-民國初年知識份子文化救國歷程特展」展出內容包括民國初年知識份子書跡、尺牘、文稿等珍藏;回顧當年國家在內憂外患下,知識份子積極創辦刊物傳播新思潮、鼓吹新文化運動,試圖透過建立新教育學術傳統與追求政治理想等途徑,以文化救國,留給國人豐富的精神文化遺產。

提到民國初年歷史,陰鬱、頓挫、沉痛、血淚交織,似乎已成為這段歷史的基調,也就是新舊思想交替、傳統與現代交鋒的時期。登上舞台的人物,有提倡改革者,有執意維護傳統者,有時勢造就的英雄,也有造就時勢的英雄,政治、軍事之外,文學、藝術、教育等文化人才如浩瀚繁星般活躍於當時,不僅引領時代風潮,其精神、思想影響所及迄今仍留有餘韻,影響著這一代國人。
歷史發展也許會有停滯、轉向或斷層,但大體來說是向前進的,畢竟歷史由人開創,人性的豐富多彩充實了精神層面內涵,透過白紙黑字的史料、墨跡,那些曾經鮮活的淚與笑,那些過往的慷慨激昂與浪起潮落,都一一浮現,尤其是對照現今社會的快速變遷與文化斷層的恐慌憂心,民國歷史益發顯現其綿延百年的不凡價值。

本次展覽內容包含三大主題:「文化理想的追尋」、「知識份子與政治實踐」、「現代學術社群的建立」,其核心概念就是「文化」;把百年光陰濃縮於本次展覽中,從微小的瞬間切入,去感知歷史的律動;而那個時代知識青年的心靈力量、精神氣質、甚或情緒波動,均包含在看似隨機而出的字跡裡,風波疊起盡顯歷史跌宕起伏、繁複多變的本相,這也是人文歷史所具備的獨特神采。本次展品由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提供,真跡、書法、手稿近三百幅。

平面文宣

開幕致辭與表演

嘉賓花絮

展覽入口與長廊

一展廳

(一)文化理想的追尋-《當時的出版界、辦報紙、辦雜誌、其他藝術等相關》

胡適回憶:“當時北平城裏和清華園的一些朋友常常在我家或在歐美同學會裏聚會,常常討論國家和世界的形勢。就有人發起要辦一個刊物來說說一般人不肯說或不敢說的老實話”。優秀的中國知識份子辦報紙、雜誌等,「用自己的錢,說自己的話」。帶著啟蒙、民主、科學、和烏托邦,是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劃分一個時代的刊物,從另外一個角度擔負起了救亡圖存的大旗。「暗示人生修養,喚起服務精神,力謀社會改造」,現出一種獨立的姿態和為民說話的使命。「讓無力者有力」、「對貪官腐敗的揭露,對社會弊端的批判,對抗日救國的宣傳、對無力人民的關懷。」責任和理性、獨立精神、筆墨報國、激揚文字、指點江山。

不同觀點和意見在這裏自由爭鋒,如三國風雲,如百家爭鳴,獨立和包容,自由和超然,在這裏得到了最為徹底的彰顯。堅守的自由和公正,還是極具氣魄和膽識的。當時知名的雜誌有《新青年》、《語 絲》、徐志摩等人創辦的《新月》、鄒韜奮所創辦的《生活》、胡適等人創辦的《獨立評論》、儲安平《觀察》周刊、伍聯德創辦的《良友》畫報、張元濟創辦的《東方雜誌》、傅斯年與羅家倫創辦的《新潮》雜誌等。而報紙量也遽增,「一時報紙,風起雲湧,蔚為大觀。」據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第5章統計,在民國建立後的一年左右,全國的報紙由清末的約100種,迅速增加至500種,總銷數達4200萬份。

展出書跡之作者包括:黃遵憲、林紓、陳三立、羅振玉、陳衍、趙爾巽、樊增祥、梁鼎芬、孫家鼐、張亨嘉、孫雄、朱益藩、劉春霖、沈宗畸、吳梅、柳亞子、袁克文、吳昌碩、李瑞清、曾熙、朱啟鈐、陳叔通、鄭孝胥、于式枚(以上為舊派文人)、徐志摩、劉半農、李叔同、陳陶遺、朱啟鈐、錢玄同、朱自清、郁達夫、陳衡哲、俞平伯、許德珩、易君左、吳宓、陳西瀅、梁實秋、林語堂、王力、沈從文、郭紹虞、王蘊章、王鈍根、包天笑、周瘦鵑、許指嚴、姚錫鈞、范烟橋、徐碧波(以上為新派文人)、張謇、譚嗣同、秋瑾、吳芝瑛、蔡鍔、林之夏、楊度、唐才常、康有為、梁啟超、湯壽潛、湯化龍、徐世昌、熊希齡、陸費逵、王雲五、葉聖陶、周壽昌、周建人、王伯祥、陳寅恪、王國維、章炳麟、歐陽漸、黃節、黃侃、劉文典、朱光潛、錢穆、朱希祖、謝冰瑩、冰心、陳衡哲等。

二展廳

(二)知識份子與政治實踐 -《當時的思想家、社團等》

中國從傳統社會步入現代自由社會,從專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有一批思想者和學者在介紹西學、反省傳統的同時,也已經開始有了對這些問題的自覺,並對符合中國情況的變法改制的道路和相關的制度模式作過一些探索。中日甲午戰爭前主要有守舊派與改革派之間的爭論,中日甲午戰爭後主要是維新派與革命派之間的爭論,此外還有本土派與西化派之間的爭論。其實,"派別"不同的爭論各方,在強調要認識中國國情,要從中國國情出發尋求富強之路上是一致的,只是他們對中國國情的認識和理解存有差異,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和利益要求各不相同,在政治方略的權衡和選擇上也有很大的殊異。他們所做的艱難困苦的探索,都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思想遺產。其中最重要的最為寶貴的,不是在一般意義上強調中國的國情,也不是關於改良或革命的步驟策略,而是在各種應時的、應變的瑣屑論述中所透出的作為本土文化主體的自覺。

人民自由結社結黨、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風氣與活動盛極一時,中國數千年專制社會中,歷來是嚴禁與殘酷鎮壓人民群眾結社、結黨和參與國家政治的。但民國建立以後,這禁區與風氣被打破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明文規定人民有「集會、結社之自由。」民初幾年間全國號稱黨、團、會、社的新興團體林立,其中有近代政黨性質的團體占約半數,其餘多為從屬於某種行業或社會活動,諸如實業、學術、教育、慈善、宗教、婦女等的社會團體,如新潮社、平民教育講演團、工讀互助團等等,為五四運動在全國的開展奠定了組織基礎。

展出書跡之作者包括:李大釗、陳獨秀、張申府、田漢、周太玄、譚平山、廖仲愷、林伯渠、章士釗、周作人、邵力子、馬敘倫、張東蓀、梁漱凕、熊十力、王造時、茅盾、老舍、巴金、陸定一、樓適夷、周而復、穆木天、沙汀、端木蕻良(以上為左派)、朱執信、邵元冲、章炳麟、林森、黃興、柏文蔚、居正、蔣百里、連橫、李根源、田 桐、胡漢民、馬君武、張知本、陳樹人、吳鐵城、莫紀彭、林直勉、葉楚傖、張君勱、蔡培火、何應欽、張道藩、梁寒操、袁守謙、張其昀、葉公超(以上為右派)、于右任、錢芥塵、嚴獨鶴、張季鸞、戈公振、潘公展、孫伏園、郎靜山、梅蘭芳、荀慧生、俞振飛、齊如山、查阜西、王季烈、蔡楚生、鄭覲文、楊仲子等。

三展廳

(三)現代學術社群的建立-《第一屆中央研究院、當時的大學等》

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隸屬國民政府,是中華民國的最高學術研究機關,首任院長蔡元培。1948年首批中研院院士共81人經民主推選產生,其中數理組院士28人,生物組院士25人,人文組院士28人。李四光、竺可禎、陳省身、華羅庚、茅以升、童第週、蘇步青、陳寅恪、馮友蘭、趙元任、梁思成、郭沫若、胡適、傅斯年等,都是當時中國學術界最出色的人才。

清末民初,是我國大學教育制度的重要變革期,也是大學學術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時期。這一時期的大學教育制度以大學為主體,以制度的理念化和規範化為特徵,推動著大學學術由傳統向現代轉型。19世紀末至 20世紀 20年代,中國大學教育制度經歷了從清末到民初的重要變革。這一過程是在西學東漸、舊學與西學之爭的文化背景下,通過改革和取代舊的封建主義教育制度,學習和借鑒西方教育制度而逐步建立起來的。

展出書跡之作者包括:蔡元培、朱家驊、胡適、王世杰、錢思亮、吳大猷、蘇步青、楊鍾健、竺可禎、茅以升、淩鴻勳、貝時璋、胡先驌、羅宗洛、蔡翹、俞大紱、吳敬恆、馮友蘭、張元濟、楊樹達、柳詒徵、陳垣、傅斯年、顧頡剛、李濟、郭沫若、董作賓、王寵惠、周鯁生、馬寅初、陶孟和、李石曾、張人傑、高魯、任鴻雋、楊端六、羅爾綱、向達、丁西林、鄧廣銘、夏鼐、張雲、李珩、陳遵媯(以上為中央研究院)、張繼、鹿鍾麟、易培基、馬衡、羅振玉、江庸、范源濂、沈兼士、傅增湘、寶熙、莊蘊寬、汪大燮、湯爾和、袁同禮、葉恭綽、譚延闓、吳圖南、吳瀛、莊嚴、柯昌泗(以上故宮博物院)、嚴復、蔣夢麟、羅家倫、梅貽琦、沈尹默、吳雷川、章梫、嚴修、張伯苓、楊振聲、何炳松、朱經農、盛宣懷、沈曾植、唐文治、吳南軒、蕭友梅、賀綠汀、劉海粟、沈恩孚、蔣維喬、王星拱、劉文典、程天放、竺可楨、鄒魯、戴傳賢、陳序經等。

展覽花絮

平面媒體

    Leave a comment